[发明专利]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2810.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3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邬亦俊;刘志远;周婷如;芮旻;马永恒;张增荣;吴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4/10 | 分类号: | B01D24/10;B01D24/40;B01D24/4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池 进水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总渠、单格滤池进水阀、进水堰和竖井,其特征在于单格滤池进水阀布置在进水堰之前;竖井上下贯通,井底板落深,竖井与底部配水配气渠连接处设水封挡板。本发明采用了与传统上向流滤池不同的进水方式,避免了传统进水立管上设置阀门导致的阀门安装维护困难,池体高程布置受限,无溢流措施的问题。此外,竖井底部的集水坑可以方便检修时积水的排空。竖井与配水配气渠的连接通道可以方便检修人员的进入,取消传统进水方式下必须额外设置的人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上向流滤池的进水方式是进水经翻水堰进入进水立管,再通过配水配气渠进入滤池过滤。进水立管上设置电动阀以控制进水,气冲时关闭阀门可使气体不会通过进水立管逸散。由于进水电动阀门竖向安装且外露,经常处于地坪附近,安装和维护困难,限制了滤池高程布置。此外,由于阀门的空间限制,无法在进水总渠下叠排水总渠,难以设置进水的溢流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不同于背景技术的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避免了传统进水立管上设置阀门导致的阀门安装维护困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总渠, 其特征在于进水总渠与单格滤池之间设有单格滤池进水区,单格滤池进水区内设进水堰,进水堰将单格滤池进水区分隔为进水前区和进水后区,进水前区通过单格滤池进水阀与进水总渠连接,进水后区两侧设有竖井,进水后区与竖井连通;竖井上下贯通,竖井底部与单格滤池的配水配气渠连通,竖井底板落深低于配水配气渠渠底,竖井与配水配气渠连接处设水封挡板。
进一步地,两侧竖井朝向中间一侧的侧壁向下延伸至低于配水配气渠配气孔的下缘50~200mm,形成水封挡板,其余侧壁则与竖井底板连接,进入竖井的待处理水从两侧竖井侧向穿过水封挡板的下部,进入配水配气渠。
进一步地,所述单格滤池设有双层中央渠,中央渠上层设产水排水渠,下层设配水配气渠,竖井位于中央渠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单格滤池不设中央渠,配水配气渠设置于整个滤池的底部。
进一步地,竖井外侧设置溢流井,所述进水总渠下叠排水总渠,溢流井下部与排水总渠联通。
进一步地,所述为单格滤池带有配水配气渠的气水反冲上向流滤池。
本发明有益效果:相比传统上向流滤池的进水方式,本发明无需设置进水电动阀,避免了传统进水立管上设置阀门导致的阀门安装维护困难,池体高程布置受限,无进水溢流措施的问题。此外,竖井底部的集水坑可以方便检修时积水的排空。竖井与配水配气渠的连接通道可以方便检修人员的进入,取消传统进水方式下必须额外设置的人孔。节省土地及建设成本,提高滤池布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平面布置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上向流滤池的进水结构,包括进水总渠1, 其特征在于进水总渠1与单格滤池之间设有竖井5,竖井5上方设有单格滤池进水区,单格滤池进水区内设进水堰3,进水堰将单格滤池进水区分隔为进水前区和进水后区,进水前区通过单格滤池进水阀2与进水总渠1连接,进水后区与竖井5连通;竖井5上下贯通,竖井5底板落深低于配水配气渠渠底7,竖井5与配水配气渠7连接处设水封挡板6。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水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28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