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水管表面亮度增强装置以及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3435.4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8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邓权;王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权塑业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09 | 分类号: | B29C48/09;B29C48/94;B29C48/88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管 表面 亮度 增强 装置 以及 生产工艺 | ||
1.一种排水管表面亮度增强装置,包括挤塑机挤出口(1)、定位套(2)、中心柱(3)、冷却箱(4)和储液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柱(3)设置在定位套(2)的内侧,所述定位套(2)的内部设置有通液腔(6),所述定位套(2)内侧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口(7),且第一通口(7)与通液腔(6)相互连通,所述中心柱(3)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柱(8),所述固定柱(8)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连通道(9),所述中心柱(3)的内部设置有中心腔(10),且连通道(9)的两端分别与通液腔(6)和中心腔(10)相互连通,所述中心柱(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口(11),且第二通口(11)与中心腔(10)相互连通,所述通液腔(6)远离中心柱(3)的一侧连通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液箱(5)的一侧,所述连接管(12)与储液箱(5)之间设置有输送机构(13),所述冷却箱(4)的内部设置有环形水腔(14),所述环形水腔(14)的内部分别安装有若干个加热偶(15)和隔热板(17),所述中心柱(3)的另一端安装有实心柱(16),且实心柱(16)位于冷却箱(4)的内侧;
所述输送机构(13)包括输送管(131)、液体泵(132)和电磁阀(133),所述输送管(131)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口与连接管(12)相互连通,所述输送管(131)的另一端与储液箱(5)相互连通,所述液体泵(132)和电磁阀(133)均安装在输送管(131)的表面,所述输送管(131)的表面安装有液体流量计(19),且液体流量计(19)位于电磁阀(133)与储液箱(5)之间,所述储液箱(5)顶部的一侧连通有加液斗(20),所述加液斗(20)的顶部铰接有顶盖(21),所述储液箱(5)的顶部且位于加液斗(20)的一侧安装有报警灯(22),所述储液箱(5)内腔一侧的下方安装有液面传感器(23),且报警灯(22)与液面传感器(23)配合使用,所述环形水腔(14)的内部安装有若干个温度传感器(18),且温度传感器(18)等间距分布,所述通液腔(6)呈环形,所述第一通口(7)和第二通口(11)的孔径相同,且第一通口(7)和第二通口(11)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中心柱(3)与定位套(2)内侧表面之间的缝隙小于挤塑机挤出口(1)的缝隙,所述中心柱(3)的半径与实心柱(16)的半径相同,且实心柱(16)为表面光滑的耐磨钢制成。
2.一种排水管表面亮度增强的生产工艺,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表面亮度增强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在生产时,首先开启加热偶(15)对环形水腔(14)内部的冷却水进行轻微加热,并使环形水腔(14)内部冷却水的温度从右侧到左侧逐渐降低,同时由于隔热板(17)的设置,其使环形水腔(14)分隔成多个不同水温的区域;
B:由挤塑机挤出口(1)挤出的管道料胚向左侧运动,此时开启液体泵(132)和电磁阀(133),其使储液箱(5)内部的氧化蜡液体经过输送管(131)和连接管(12)到达通液腔(6)的内部,随后氧化蜡液体经过第一通口(7)排出,并对管道料胚外侧的表面进行润滑;
C:部分氧化蜡液体能够经过连通道(9)进入中心腔(10)的内部,随后这部分氧化蜡液体由第二通口(11)向外排出,并对管道料胚内侧的表面进行润滑,通过对管道进行内外侧的润滑,使得管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成各自形成一道润滑膜,并使管道在挤出后更加光滑:
D:经过润滑后的管道进入冷却箱(4)的内部进行冷却,由于环形水腔(14)内部的水温从右至左逐渐降低,管道开始逐渐冷却成型,确保管道表面的光滑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权塑业科技(湖南)有限公司,未经邓权塑业科技(湖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343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