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调整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3653.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7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科;李金付;李旭;王鹏;王媛;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49/00;E21B47/00;E21B4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吴学锋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调整 致密 砂岩 水平 井实钻 轨迹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调整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对致密砂岩气藏的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敏感弹性参数分析,得到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根据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建立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根据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和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设计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和入靶深度;在依据设计的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和入靶深度,进行水平井钻井的过程中,依据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实时动态调整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本发明可以准确地建立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依据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可实现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的动态调整,提高有效储层钻遇率,同时避免了浪费钻井进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藏开发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动态调整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低丰度、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纵向上相互叠置、非均质性强”的特征。现有技术下,对致密砂岩气藏开发通常采用直丛式井开发,但此种方法常会造成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稳产和开发难度大的问题。为了高效动用地质储量,采用大井组、集群化的水平井开发是必然选择。
常规的水平井钻井轨迹设计及实时调整方案,主要依托邻近完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结合沉积背景建立的沉积模式,推测水平段储层的空间展布,实时调整水平井轨迹。
而由于致密砂岩气藏存在上述特征,使得致密气砂岩储层存在非均质性强,且储层纵向相互叠置以及横向变化剧烈,空间展布非常复杂,且井控程度低的问题。在以传统的水平井轨迹设计及实时导向方案设计,对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进行实钻时,仅将邻井资料以及地质模型确定水平井轨迹作为设计依据,设计水平井轨迹的依据较片面,无法准确地建立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容易在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实钻过程中,造成有效储层钻遇率低的问题,以及引起钻井进尺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动态调整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的方法,用以提高有效储层钻遇率,避免浪费钻井进尺,该方法包括:
对致密砂岩气藏的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敏感弹性参数分析,得到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
根据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建立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
根据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和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设计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和入靶深度;
在依据设计的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和入靶深度,进行水平井钻井的过程中,依据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实时动态调整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动态调整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的装置,用以提高有效储层钻遇率,避免浪费钻井进尺,该装置包括:
敏感弹性参数分析模块,用于对致密砂岩气藏的测井资料,录井资料和地震资料进行敏感弹性参数分析,得到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
空间展布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建立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
水平井设计模块,用于根据气藏最小泊松比参数和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设计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和入靶深度;
动态调整模块,用于在依据设计的水平井的水平段轨迹和入靶深度,进行水平井钻井的过程中,依据气藏有效储层的空间展布,实时动态调整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动态调整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实钻轨迹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3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