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管测漏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3884.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梁启明;李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顾王建 |
地址: | 523267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漏气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管测漏气装置,包括堵气机构和通气机构,所述堵气机构和通气机构均包括测气组件以及导向定位组件,所述导向定位组件夹取导管,所述通气机构与导管的一端连通并往导管内通气,所述堵气机构堵住导管的另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使得导管的漏气检测实现自动化,大幅度提高了检测效率,又能使产品不受病菌污染,导向定位组件自动夹取导管,对测漏气过程中的导管进行定位,导向定位组件结构特殊,不易夹坏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管测漏气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管是连通两个物体的管腔制品的总称,导管在医疗和日常生活中均有广泛的应用,需求量大。为了保证导管正常工作,导管在出厂前都需要经过密封性检测,检测其是否漏气。目前,导管漏气检测一般是将导管密封、充气,放入水中观看是否冒气泡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操作麻烦、检测不精确,而且易造成导管的污染。医疗所需的医用导管一旦被污染就无法使用,医用导管上通常设置有很多部件,污染后医用导管报废,浪费了大量的物料,提高了生产成本。以血液透析中用到的静脉管为例,静脉管包括滴口室,滴口室的一端通过连接软管连接有穿刺针接头,另一端设置有三根连接软管,三根连接软管上分别连接有透析接头、传感器和母针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检测导管内是否漏气的导管测漏气装置。
为实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导管测漏气装置,包括堵气机构和通气机构,所述堵气机构和通气机构均包括测气组件以及导向定位组件,所述导向定位组件夹取导管,所述通气机构与导管的一端连通并往导管内通气,所述堵气机构堵住导管的另一端。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包括测气平移底板和测气平移板,所述测气平移底板上安装有若干条测气导轨,所述测气平移板的底部安装有若干测气滑块,所述测气滑块与所述测气导轨配合,所述测气平移底板上还安装有测气平移气缸,所述测气平移气缸带动所述测气平移板移动,所述测气平移板上安装有测气芯杆固定块。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堵气机构中的测气芯杆固定块内设置有若干堵气芯杆,所述堵气芯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测气芯杆固定块并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机构中的测气芯杆固定块内设置有若干通气芯杆,所述通气芯杆内贯穿制有通气孔,所述通气机构还包括测气器,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测气器之间连接有通气管,所述测气器通过所述通气管和通气孔往导管内通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通气芯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测气芯杆固定块并制有通气针杆,所述通气针杆的头部与导管配合,所述通气针杆的尾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测气芯杆固定块上制有若干个第一芯杆孔,所述第一芯杆孔包括大孔和小孔,所述大孔和小孔之间形成芯杆台阶,所述测气芯杆固定块制有所述大孔的侧面固定有测气盖板,所述测气盖板上制有若干个第二芯杆孔,所述第二芯杆孔与所述大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芯杆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大孔的直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堵气芯杆位于所述堵气机构中的第一芯杆孔内,所述堵气芯杆远离所述通气机构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芯杆孔内,所述堵气芯杆可以在第一芯杆孔和第二芯杆孔内移动,所述堵气芯杆的中部制有一圈堵气凸块,所述堵气凸块位于所述大孔内并与所述芯杆台阶紧贴,所述堵气芯杆上还套设有堵气弹簧,所述堵气弹簧位于所述大孔内,所述堵气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堵气凸块相抵触,另一端与所述测气盖板相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昕迪精密机械(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38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模块
- 下一篇:一种同步通讯或\和定位终端的时间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