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设备及其电能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4134.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生;张乃千;裴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设备 及其 电能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设备及其电能管理方法。移动设备包括第一电池模块、第二电池模块、检测与控制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类用电模块及第二类用电模块;其中,第一电池模块的容量大于第二电池模块的容量;第一电池模块与第一类用电模块电连接,第二电池模块与第二类用电模块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池模块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二类用电模块电连接,第一电池模块能够通过电压转换模块向第二类用电模块供电;检测与控制模块和第一电池模块、第二电池模块及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及第二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控制电压转换模块的工作状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移动设备的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能管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及其电能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设备基本都是采用单块电池储能,再利用功率转化电路进行电压转换和稳压后为内部功能模块提供实际工作所需的电压。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如5G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内部的功能模块工作电压相差较大,采用单块电池结构的移动设备电压转换效率较低,功耗较大;为了提高电压转换效率、降低移动设备的发热现象,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两个电池模块,其中一个电池模块为工作电压较低的功能模块供电,另一个电池模块为工作电压较高的功能模块供电;然而,在此种方案中,若其中一个电池模块电量较低,将会导致与之相连的用电模块无法工作,从而导致移动设备在不充电的情况下正常使用时间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设备及其电能管理方法,以延长移动设备正常使用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所述移动设备包括第一电池模块、第二电池模块、检测与控制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第一类用电模块及第二类用电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容量;所述第一电池模块与所述第一类用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模块与所述第二类用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类用电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块能够通过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向所述第二类用电模块供电;所述检测与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一电池模块、所述第二电池模块及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及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检测与控制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不工作;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块不工作;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工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小于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
可选地,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第一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所述第一类用电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移动设备还包括: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第二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与所述第二类用电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检测与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连接,用于若检测到第一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检测到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则控制所述第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不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能讯高能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1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量表征电路、用电设备
- 下一篇:提醒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