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醒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4135.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修冬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84 | 分类号: | H04M1/72484;H04M1/7245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醒 方法 图形 用户界面 终端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醒方法,在主叫终端向被叫终端发起通话请求前,在主叫终端的屏幕中显示参数设置界面;主叫终端接收用户通过参数设置界面设置的振铃参数,振铃参数包括振铃音量、震动或亮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主叫终端向被叫终端发送通话请求,通话请求包括振铃参数;被叫终端接收主叫终端的通话请求;被叫终端检测通话请求中是否包括振铃参数;在通话请求包括振铃参数时,被叫终端根据振铃参数执行响应动作。该方法可以兼顾主叫终端的用需求,提醒方式更人性化,优化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醒方法、图形用户界面及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通话功能作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一个基本功能,从最初的简单通话到现在的网络通话,虽然通话的各项功能不断加强,但是来电提醒仍然是一个薄弱的功能点。目前,来电提醒都只局限于被叫终端自身上设置的提醒方式,无法兼顾主叫终端的用户需求,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醒方法、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GUI)及终端,可通过在主叫终端向被叫终端发起通话请求时,将在主叫终端上设置的振铃参数发送给被叫终端,使被叫终端根据主叫终端设置的振铃参数执行响应动作来提示被叫终端的用户。这样可以兼顾主主叫终端用户的需求,提醒方式更人性化,优化了用户体验。
目标和其他目标将通过独立权利要求中的特征来达成。进一步的实现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体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提醒方法,该方法包括:被叫终端接收主叫终端的通话请求;被叫终端检测通话请求中是否包括振铃参数;其中,振铃参数包括振铃音量、震动或亮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通话请求包括振铃参数时,被叫终端根据振铃参数执行响应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被叫终端收到主叫终端的通话请求,被叫终端可以根据通话请求中包括的振铃参数执行响应动作。使得被叫终端可以根据主叫终端的用户意愿来提示被叫终端的用户,兼顾主叫终端的用户需求,避免被叫终端的用户错过重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被叫终端根据振铃参数执行响应动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被叫终端检测联系人信息是否在白名单中,其中,通话请求包括所述联系人信息,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标识或联系号码;
在通话请求包括振铃参数,且联系人信息在白名单中时,被叫终端根据振铃参数执行响应动作;或者在通话请求包括振铃参数,且联系人信息不在白名单中时,被叫终端根据被叫终端中设置的提醒方式执行响应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白名单的方式,允许被叫终端根据在白名单中的主叫终端用户设置的振铃参数执行响应动作,在兼顾主叫终端的用户需求的同时兼顾了被叫终端用户的需求,避免被叫终端的用户被打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振铃参数还包括期望回复时长,该方法还包括:
在主叫终端检测到被叫终端未响应通话请求时,获取联系人信息与来电时间,根据来电时间和期望回复时长,确定期望回复时间,期望回复时间为来电时间加上期望回复时长得到的时刻;在被叫终端显示日程信息,日程信息包括联系人信息、来电时间和期望回复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主叫终端发起的通话请求中包括期望回复时长,并在被叫终端显示日程信息,在被叫终端未接听主叫终端的通话请求时,提醒被叫终端有未接来电,以及主叫终端的用户希望被叫终端的用户在希望回复时间回复,避免被叫终端的用户遗漏重要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被叫终端根据振铃参数执行响应动作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被叫终端检测当前环境音量大于第一阈值,且振铃音量小于第二阈值,被叫终端将振铃音量调整至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被叫终端检测当前环境音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且振铃音量大于第四阈值,被叫终端将振铃音量调整至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其中,第一阈值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1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设备及其电能管理方法
- 下一篇:部品追溯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