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松萝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5695.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玲;章漳 | 申请(专利权)人: | 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B37/00 | 分类号: | C08B37/00;A61K8/73;A61P17/02;A61Q19/00;A61Q19/02;A61Q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王卫彬;倪丽红 |
地址: | 2014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萝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萝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的松萝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松萝原料和水在70‑85℃下进行浸提,获得提取液;对所述提取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再经醇沉,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松萝多糖在制备皮肤外用剂中的应用,在皮肤外用剂中可作为具有促进人体皮肤细胞增殖、紫外损伤保护、美白、保湿、提高皮肤伤口修复愈合活性、稳固皮肤基底膜结构和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的活性成分。拓宽了松萝及松萝多糖的应用范围,在护肤和化妆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松萝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松萝(Usnea)是子囊地衣纲、茶渍目、松萝科、松萝属的一种地衣植物,主要生于原始森林冷杉、云杉、落叶松、糙皮桦等树上,少见于岩石或土表,国内主要分布在广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区;全球主要在北半球分布。松萝属植物是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来源,亦可作为环境探测器。目前,松萝属植物已广泛用于染料、化妆品、防腐剂、除臭剂和民间药用植物中。在中国,松萝是中、蒙、藏、维医习用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消炎等功效,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等功效。长松萝(Usnealongissima)是《中华本草》上记载的两种松萝植物来源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西藏、东北、陕西、安徽、浙江至广东等省区,附生于云杉和白花杜鹃等乔木的茎和枝条上,是中医、蒙医和藏医民族的常用药材,其药理活性有抗菌、抗炎、解毒等功能。
松萝多糖是长松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主要成分为地衣多糖(β-葡聚糖)、异地衣多糖(α-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等,具有抗氧化性及很高的抗癌活性、提高免疫力的功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公开号为CN110724206A)公开了一种长松萝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其将提取的长松萝多糖用于激活肠道免疫,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公开号为CN109576048A)公开了一种从松萝中提取挥发油及同时提取松萝多糖和松萝酸的方法,其中提到松萝多糖可提高健康细胞的免疫能力,抑制癌细胞的病态增殖。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长松萝多糖在人体肌肤护理和化妆品中的应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松萝多糖在护肤方面的应用有待开发的缺陷,提供一种松萝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松萝多糖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提供了松萝多糖在促进人体皮肤细胞增殖、紫外损伤保护、美白、保湿、提高皮肤伤口修复愈合活性、稳固皮肤基底膜结构和延缓皮肤衰老上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松萝多糖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松萝原料和水在70-85℃下进行浸提,获得提取液;对所述提取液进行离心取上清液,再经醇沉,即得。
本发明中,较佳地,在所述浸提之前,还包括对所述松萝原料进行预处理的步骤,所述预处理较佳地为切碎、粉碎、锤碎;所述切碎可为用小刀切碎。
本发明中,所述松萝原料的形态较佳地为颗粒状或粉末状。
本发明中,所述松萝原料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松萝,较佳地为长松萝,更佳地为采自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色季拉山的长松萝。
本发明中,松萝原料和水的料液比较佳地为1:(18-21),更佳地为1:20。
本发明中,所述浸提时的温度较佳地为75-85℃,例如75、80或83℃。
本发明中,所述浸提的时间为0.5-5h,较佳地为1-2h。
本发明中,所述浸提的次数可按照本领域常规进行多次,例如1-3次,较佳地为3次。当浸提的次数为大于1次时,可按照本领域常规将每次浸提得到的所述提取液合并得到合并的提取液。每次浸提的方法可相同。
本发明中,在所述浸提的步骤之后,较佳地还包括过滤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6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