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污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5906.5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0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龙延山;余浩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B01D29/31;B01D29/03;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污 过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污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于壳体组件内的滤芯;壳体组件上设有总出水口和总进水口;滤芯包括第一过滤结构以及第二过滤结构;第一过滤结构包括导流部和滤水部;滤水部设有与总出水口相通的滤芯出水口;导流部设有多个分流出水口以及与总进水口相通的滤芯进水口;壳体组件的内壁与第一过滤结构之间形成与滤水部、分流出水口相通的流道;第二过滤结构位于流道内且设置在滤水部与分流出水口之间;分流出水口的开口侧朝向偏向重力方向。本发明其结构较为简单且易实现,同时提高了过滤净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污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生活用水中的杂质对人体健康不利,因此人们对水质问题越来越重视,许多用水设备上安装了用于滤水的装置。但是,传统技术中的滤水装置的结构和工艺较为复杂,且一定程度上未能够满足用户对用水的水质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污过滤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污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组件以及设于壳体组件内的滤芯;壳体组件上设有总出水口和总进水口;
滤芯包括第一过滤结构以及第二过滤结构;第一过滤结构包括导流部和滤水部;滤水部设有与总出水口相通的滤芯出水口;导流部设有多个分流出水口以及与总进水口相通的滤芯进水口;
壳体组件的内壁与第一过滤结构之间形成与滤水部、分流出水口相通的流道;第二过滤结构位于流道内且设置在滤水部与分流出水口之间
分流出水口的开口侧朝向偏向重力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滤芯还包括:伞型挡板;伞型挡板位于分流出水口的与滤芯进水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单向阀以及第一密封圈;壳体组件上还设有与流道相通的排污通道;
第一密封圈套设于单向阀的一端;单向阀可活动地设于排污通道中,并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排污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组件上还设有中空柱体;中空柱体具有排污通道;中空柱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导轨缺口;导轨缺口包括纵向部和横向部;
单向阀的另一端的相对两侧上均设有用于将单向阀卡设在横向部上的第一卡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部件;
弹性部件设置在排污通道中并位于单向阀的外壁与壳体组件的内壁之间,以驱使单向阀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排污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结构套设于与第一过滤结构上,且第二过滤结构与第一过滤结构呈预定角度;预定角度范围为[80°,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滤水部包括:第一过滤网以及设有滤芯出水口的过滤支架;第一过滤网设置在过滤支架上且与流道相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过滤支架与导流部之间设有卡槽;第二过滤结构卡设于卡槽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过滤结构包括:与流道相通的第二过滤网、以及套设第二过滤网外周的第二密封圈;
第二密封圈密封地抵接在第二过滤网外周与壳体组件的内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上设有套接口以及总出水口;第二壳体上设有总进水口;第二壳体与套接口可拆卸连接;滤芯可拆卸地连接在总出水口和总进水口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排污过滤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