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瓷瓶打磨除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6903.3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桐;林海波;赵洪毅;王兴龙;石利锋;郑书毅;高文艺;李义;操文强;时永肖;袁光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33 | 分类号: | B24B27/033;B24B23/02;B24B41/02;B24B47/12;B24B5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朱宝庆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瓷瓶 打磨 装置 | ||
1.一种便携式瓷瓶打磨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身(100),包括设置于所述壳身(100)上的制动件(101)、开关(102)和后盖(103);
气动组件(200),包括设置于所述壳身(100)底部的扳机件(201)、与所述扳机件(201)相连的蓄水盒(202)和喷嘴(203)、连通所述扳机件(201)、蓄水盒(202)和喷嘴(203)的单向管(204);以及,
打磨组件(300),包括电机(301)、与所述电机(301)连接的电源(302)和转动杆(303);
所述壳身(100)上开设有制动孔(100a),所述制动孔(100a)内开设有置物槽(100a-1),所述置物槽(100a-1)径向直径大于所述制动孔(100a)径向直径,所述壳身(100)底部还开设有扳机孔(100b)和螺纹孔(100c);
所述蓄水盒(202)还包括,引导管(202a)和细管(202b);所述引导管(202a)穿过所述螺纹孔(100c),外壁与所述壳身(100)内壁固定,且内部设置有所述细管(202b);所述细管(202b)穿过所述引导管(202a),伸入所述蓄水盒(202)内,且和所述引导管(202a)与所述单向管(204)相连通;所述喷嘴(203)设置于所述壳身(100)外壁上,与所述单向管(204)相连通,所述单向管(204)内设置有单向板(204a),所述单向管(204)与蓄水盒(202)相连的管道内径小于与所述扳机件(201)、喷嘴(203)相连的管道内径,且所述单向板(204a)的面积大于与所述蓄水盒(202)相连的管道截面面积,所述单向板(204a)与单向管(204)内壁转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瓷瓶打磨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件(101)包括制动杆(101a)和弹簧(101b),所述制动杆(101a)上设置有限位环(101a-1),所述限位环(101a-1)配合放置在所述置物槽(100a-1)内,所述限位环(101a-1)的径向直径不超过所述置物槽(100a-1)内壁的径向直径,所述弹簧(101b)设置于所述限位环(101a-1)和置物槽(100a-1)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瓷瓶打磨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02)与电机(301)配合,控制所述电机(301)的开启与关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瓷瓶打磨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03)上设置有挡板(103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瓷瓶打磨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件(201)设置于所述扳机孔(100b)内,包括扳机(201a)、压缩管(201b)、圆板(201c)和复位弹簧(201d);
所述扳机(201a)与所述壳身(100)内壁转动连接,且其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活塞(201a-1),所述活塞(201a-1)的径向直径小于所述压缩管(201b)内壁径向直径,所述活塞(201a-1)设置于所述压缩管(201b)内,且能够沿管道滑动;
所述压缩管(201b)与所述单向管(204)相连通;
所述圆板(201c)固定在所述单向管(204)内壁顶部,且其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
所述复位弹簧(201d)设置在所述活塞(201a-1)和圆板(201c)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瓷瓶打磨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1)设置于所述挡板(103a)上,所述电源(302)设置于所述壳身(100)内部,与所述电机(301)相连通,所述电机(301)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303)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瓷瓶打磨除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03)中部设置有制动齿轮(303a),所述制动齿轮(303a)齿槽可与所述制动杆(101a)配合,所述转动杆(303)端部可安装不同材质的套件配合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69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