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固废焚烧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7411.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7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玲;陈浩轩;汤子康;刘坤龙;赵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44;F23G7/06;F23J15/00;F23J15/06;F26B5/14;B01D4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徐博 |
地址: | 2100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焚烧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固废焚烧处理系统,包括固液分离装置、输送装置、推送装置、焚烧装置、加热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截面为矩形的挤压箱,挤压箱上端面设有进料口,挤压箱内部且位于上端设有挤压腔,位于下端设有输送腔、引流腔和安装腔;在挤压箱位于水平方向的四个面板上均设有挤压气缸,挤压气缸的伸缩端伸入挤压腔中,且在伸缩端处安装有对应的挤压板将固体废弃物压缩,挤压腔下端面依次设有与输送腔连通的缺口和与引流腔连通的多个排液孔,引流腔内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通过管道与废水回收箱连通。该系统能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挤压排液,将固体废弃物松散后送入焚烧炉,在传送过程中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预热干燥,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功能固废焚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填埋、焚烧和堆肥三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和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与堆肥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固体废弃物焚烧不仅可以节约用地,减少渗滤液的产生,减少有害病原体在环境中的暴露,还可以回收利用焚烧释放的热量,综合而言是目前比较理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在焚烧前,现有流程都是直接抓取堆放于垃圾仓中的固体废弃物送入焚烧炉排,在炉排翻转滑动过程中加热后进入炉内燃烧。受天气以及废弃物来源的影响,垃圾仓中的固体废弃物含水量仍然较大,导致固体废弃物在炉排中的干燥程度低,导致炉内的燃烧不充分,增加了燃烧后废气中有害气体及颗粒物的生成概率;亦或因延长干燥时间导致能耗增加,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固废焚烧处理系统,能够对固体废弃物进行挤压,减少垃圾中的水分含量,并将挤压后的固体废弃物松散后送入焚烧炉,在传送固体废弃物的过程中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预热,提高燃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固废焚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分离部、推送部、焚烧部、后处理部和预热装置;
所述的挤压分离部包括挤压箱,所述的挤压箱内设置有挤压装置和固液分离装置,所述的挤压装置用于挤压固体废弃物,排挤出固体废弃物内的液体,所述的挤压装置还用于将挤压后的固体废弃物移动至推送部的输入端,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固体废弃物挤压后分离出的液体;
所述的推送部包括输送管道,所述的输送管道一端与挤压箱连通,另一端与焚烧炉连通,所述的输送管道内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外侧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的转轴转动时带动螺旋输送叶片转动用于松散挤压后的固体废弃物并将固体废弃物输送至焚烧炉入口;
所述的焚烧部用于对松散后的固体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所述的后处理部用于对焚烧固体废弃物产生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所述的预热装置包括引风机,所述的引风机的输入端与焚烧炉连通,引风机输出端与输送管道连通,所述的引风机用于输送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产生的高温废气到输送管道,与固体废弃物混合,对固体废弃物进行预热,同时废气在焚烧炉中可进行二次高温燃烧,可降低尾气中有害气体的产生比例。
所述的挤压箱内部为挤压腔,所述的挤压腔底部一侧与输送腔连通,所述的挤压腔底部另一侧与引流腔连通,挤压腔与引流腔之间设置有分液板,所述的分液板设置有若干排液孔,所述的引流腔底部为斜板,所述的引流腔的底部与清理腔连通,所述的清理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的清理腔的顶部设置有可开启的盖板,所述的排液口与废水回收箱连通。
所述的挤压腔内部设置有四组挤压板,所述的挤压板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纵向挤压板和两组平行设置的横向挤压板,相邻的纵向挤压板和横向挤压板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的纵向挤压板位于分液板与输送腔连接侧的边缘时能够将挤压腔分离为两组相对独立空间;每组挤压板均与挤压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的挤压气缸用于通过传动杆带动挤压板延轴向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7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