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9449.7 | 申请日: | 202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8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数码绿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林晓宏 |
地址: | 中国香港黄竹坑业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传导 耳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机线,耳机主体设置有骨传导单元和弧形的耳挂,耳挂设置有用于挂装在耳朵上部的前挂耳部和佩戴时位于人耳后侧的后安装部,骨传导单元固定于耳挂的后安装部,耳机线一端连接于耳机主体、另一端连接于骨传导单元,耳机线安装有线长调节机构,以实现调节两个耳挂之间的拉力或骨传导单元对人体皮肤的压力,使得本发明长时间穿戴更舒适,且收音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骨传导耳机通过与人体的听骨接触,通过骨振子的震动,将声音通过骨传导的方式传递到人们的听觉中枢,让佩戴者听到声音,因为骨传导耳机在佩戴时不会对人体耳膜造成任何影响而广受好评,但现有的骨传导耳机均采用一点式接触,需要骨振子部时刻与听骨贴紧,才能清晰的将声音信号传递给挺举中枢。
目前的骨传导耳机采用U形的硬质后挂式架体将骨传导耳机佩戴在人的头部,硬质后挂式架体的左右两侧具有弹性的臂体,通过成型在臂体的外端部的挂架挂装在人体的耳朵上,骨传导单元固定在臂体的外端部,通过臂体的弹性压力使骨传导单元贴紧在耳朵前侧的皮肤。
因为不同人的头型大小不同,而骨传导耳机的硬质后挂式架体的尺寸规格是固定的,依靠其弹力自动压紧,显然,骨传导耳机的硬质后挂式架体不可能与所有的佩戴者完成匹配,即不同头型的人佩戴骨传导耳机时硬质后挂式架体对皮肤的压力是不同的,头型偏大的人佩戴时压力偏大,头型偏小的人佩戴时压力偏小,这会影响体验感,长时间佩戴极不舒适。
另外,目前骨传导耳机的佩戴结构致使骨传导单元只能贴紧在耳朵前侧的皮肤,而这并不是骨传导的最佳的声波传导路径,不能很好的将声音信号传递到听觉中枢,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能根据不同使用者调节连接件,使得骨传导耳机始终与使用者的听骨紧贴,提升使用者的使用感受同时保证声音信号的良好传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骨传导耳机,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耳机线,耳机主体设置有骨传导单元和弧形的耳挂,耳挂设置有用于挂装在耳朵上部的前挂耳部和佩戴时位于人耳后侧的后安装部,骨传导单元固定于耳挂的后安装部,耳机线一端连接于耳机主体、另一端连接于骨传导单元,耳机线安装有线长调节机构,以实现调节两个耳挂之间的拉力或骨传导单元对人体皮肤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耳机具有左右两个所述耳挂和两个所述耳机线,每一个耳挂的所述后安装部固定有一所述骨传导单元,每一个骨传导单元连接一相对应的耳机线,两个耳机线分别连接于耳机主体,线长调节机构安装在两个耳机线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线长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线夹,调节线夹设有穿线滑套和活动安装在穿线滑套中的压线块,穿线滑套中安装有活动抵顶于压线块的弹性元件,穿线滑套沿压线块的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开设有夹线孔,两个耳机线分别活动穿过夹线孔,压线块分别弹性抵顶两个耳机线,压线块设置有一凸出在穿线滑套的外部的按压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挂耳部的末端部一体成型有一与人耳的外耳道相匹配的用于置入外耳道的前挂耳部,前挂耳部与所述后安装部相对间隔设置,前挂耳部和后安装部之间一体成型有用于挂在耳朵的上部的弧形的杆体。
进一步的,所述前挂耳部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前挂耳部的耳挂孔,耳挂孔保持连通空气、塞紧置入一耳塞或塞紧置入一电连接于所述耳机主体的传统耳机。
进一步的,所述耳挂的形状为C字形的具有弹性的柔性架体,所述骨传导单元的上部固定于前挂耳部的下端部,骨传导单元的下部连接一所述耳机线的第一端,耳机线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耳机主体的中部,在骨传导耳机佩戴后从骨传导单元延伸至耳机主体的耳机线及所述线长调节机构自由垂挂于人体头部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数码绿洲有限公司,未经数码绿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4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热采集型节能建筑幕墙
- 下一篇:一种液冷头及液冷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