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级运载火箭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9502.3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波;龚旻;赵长见;于贺;张意国;葛悦;高峰;佟泽友;王冀宁;任新宇;刘雨侬;高本征;曾鲁;曾伟;冯铁山;周国哲;谭杰;孙晓峰;韩敬永;马奥家;黄建友;陈增奎;戴育雷;翟磊;杨瑜;黄超;付陶陶;张晓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42B15/00 | 分类号: | F42B15/00;F42B15/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级 运载火箭 | ||
1.一种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包括:
n级发动机,自所述火箭的头部到所述火箭的尾部依次为n级发动机,n-1级发动机,……,一级发动机;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卫星舱,连接在所述n级发动机和所述n-1级发动机之间;
其中,所述卫星舱包括卫星舱筒和卫星本体,所述卫星本体设置在所述卫星舱筒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n级发动机包括四级发动机,自所述火箭的头部到所述火箭的尾部依次为四级发动机,三级发动机,二级发动机,一级发动机;
所述卫星舱固定连接在所述四级发动机和所述三级发动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锥形结构的头部,连接在所述四级发动机远离所述火箭的尾部一侧;
两套姿控动力系统,设置在所述头部;
姿控控制力臂,设置在所述头部锥形结构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环向分离装置,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四级发动机的下端和所述卫星舱筒的上端;
下环向分离装置,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卫星舱筒的下端和所述三级发动机的上端;
其中,所述上环向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卫星舱筒与所述四级发动机分离,所述下环向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三级发动机与所述卫星舱筒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卫星舱筒包括:
两个轴向半筒,其中,所述轴向半筒由筒形结构被沿轴向切割形成;
两个纵向分离装置,两个所述轴向半筒的四个侧端通过两个所述纵向分离装置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纵向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卫星舱筒分离成两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环向分离装置包括:
环形壳体;
环向切割组件,所述环向切割组件设置在所述环形壳体的内侧,用于对所述环形壳体沿其径向将所述环形壳体切割为两部分,从而将所述卫星舱筒和与所述卫星舱筒连接的发动机分开;
其中,所述环向分离装置包括所述上环向分离装置和所述下环向分离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切割组件包括:
环向切割本体;
第一起爆器,与所述环向切割本体连接;
第一起爆器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多级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环向分离控制信号实现对所述第一起爆器的点火,进而实现对所述环向切割本体的点火,从而实现切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向切割本体由两个所述第一起爆器接收器控制,两个所述第一起爆器接收器互为备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分离装置包括:
两个条形壳体,两个所述轴向半筒通过两个所述条形壳体连接成筒形;
纵向切割组件,所述纵向切割组件设置在所述条形壳体的内侧,用于对所述条形壳体沿其纵向将所述条形壳体切割为两部分,从而将所述卫星舱筒沿其轴向切割为两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弹射器,每个所述条形壳体朝向所述卫星舱筒内侧至少设置一个所述弹射器,且所述弹射器设置在所述条形壳体被切割位置的两侧;
其中,所述弹射器用于对所述条形壳体被切割的两部分施加力的作用以相互弹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级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器是四个,每个所述条形壳体朝向所述卫星舱筒内侧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弹射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5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