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9802.1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4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博;汪希奎;高玲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N1/04;H02K3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鼎万策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9 | 代理人: | 黄照倩 |
地址: | 467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能量 收集 发电 装置 | ||
1.一种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支撑座,支撑座内设弹簧座,弹簧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支撑座顶面放置有弹簧套,弹簧套顶面设置有摆动组件,弹簧位于弹簧套内,且弹簧顶面与摆动组件连接;壳体内设有静电极和与静电极平行的动电极,静电极和动电极相对的表面电荷亲和性不同,静电极和动电极均沿壳体高度方向设置,动电极位于静电极和摆动组件之间,静电极和动电极上连接有摩擦收集导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极和动电极均为铜箔电极,动电极与静电极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薄膜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座内部螺接与调节螺柱,调节螺柱与支撑座通过锁紧螺钉固定;弹簧座可拆卸设置于调节螺柱内,弹簧座顶部与弹簧固连;弹簧套放置于调节螺柱顶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外顶面上沿壳体外顶面周向均匀分布第一固定台,在第一固定台内侧配合设置有第二固定台,壳体外顶面上贯穿设置有位于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之间的电极孔,动电极顶端穿过电极孔,同时动电极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台和第二固定台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动电极贴设于第一固定台上,第二固定台上穿设有固定螺钉,固定螺钉端部与动电极贴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动电极与静电极之间的平行间距为1mm-5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摆动组件包括磁铁套和永磁铁,磁铁套与弹簧套固连,永磁铁侧面与磁铁套内侧面间隙配合,且永磁铁固定设置于磁铁套内;在壳体顶面设有位于永磁铁上方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两端伸出电磁收集导线。
8.一种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部的支撑座,支撑座内设弹簧座,弹簧座顶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支撑座顶面放置有弹簧套,弹簧套顶面设置有摆动组件,弹簧位于弹簧套内,且弹簧顶面与摆动组件连接,摆动组件包括磁铁套和永磁铁,磁铁套与弹簧套固连,永磁铁侧面与磁铁套内侧面间隙配合,且永磁铁固定设置于磁铁套内;在壳体顶面设有位于永磁铁上方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两端伸出电磁收集导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内设有静电极和与静电极平行的动电极,静电极和动电极相对的表面电荷亲和性不同,静电极和动电极均沿壳体高度方向设置,动电极位于静电极和摆动组件之间,静电极和动电极上连接有摩擦收集导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静电极和动电极均为铜箔电极,动电极与静电极相对的表面上设置有聚四氟乙烯薄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学院,未经平顶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8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