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独立于支杆的分体式振动抑制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0597.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9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许岭松;刘新朝;刘海涵;王世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于 支杆 体式 振动 抑制 阻尼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于支杆的分体式振动抑制阻尼器,包括尾撑支杆、定位键、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安装基座、压电陶瓷、紧固基座,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设置在尾撑支杆后端,并与尾撑支杆连接,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外表面设置有沿其轴向布置的压电陶瓷安装槽,压电陶瓷设置在所述的压电陶瓷安装槽内,安装基座及紧固基座分别安装在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的前端和后端,压电陶瓷位于紧固基座、安装基座之间,并与紧固基座、安装基座贴紧,本发明在尾撑支杆后端增加了分体式、独立可拆卸的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可与不同的前部支杆配合进行不同的风洞试验,在试验中降低支杆模型振动、提高试验攻角;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开设不同数量压电陶瓷安装槽,满足俯仰、偏航方向的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于支杆的分体式振动抑制阻尼器。
背景技术
风洞试验作为空气动力学研究广泛采用的方法,为航空、航天、铁路运输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风洞试验是气动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模型采用尾撑方式是风洞模型试验中最常见的支撑形式之一,尾撑方式中采用细长支杆连接到试验模型的尾部或腹部,支杆另一端安装到可变攻角的风洞弯刀上。模型尾撑安装方式属于悬臂结构。在风洞试验过程,尾撑安装方式的模型在试验攻角较大、试验马赫数较大的状态下,试验模型将出现振动加剧、无法正常试验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独立于支杆的分体式振动抑制阻尼器,利用压电陶瓷输出作用力大、动态响应快的特点,可以有效抑制模型俯仰、偏航振动状态,增大试验模型的试验攻角、试验马赫数范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独立于支杆的分体式振动抑制阻尼器,包括尾撑支杆(2)、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安装基座(8)、压电陶瓷(9)、紧固基座(10),所述的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设置在尾撑支杆(2)后端,并与尾撑支杆(2)连接,所述的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外表面设置有沿其轴向布置的压电陶瓷安装槽,所述的压电陶瓷(9)设置在所述的压电陶瓷安装槽内,所述的安装基座(8)及紧固基座(10)分别安装在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的前端和后端,压电陶瓷(9)位于紧固基座(10)、安装基座(8)之间,并与紧固基座(10)、安装基座(8)贴紧。
进一步,所述的尾撑支杆(2)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通过凹凸止口配合实现定位,并通过连接螺钉(1)固定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定位键(3),所述的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与尾撑支杆(2)的连接处设置有位置相对的左右凹槽,左右凹槽形成键槽,所述的定位键(3)设置在所述的键槽内,限制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与尾撑支杆(2)相对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安装基座(8)前端面为向外凸出的球面。
进一步,还包括预紧结构,所述的预紧结构设置在安装基座(8)和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前端内侧面之间,所述的预紧结构包括预紧斜块(5)和斜形块(7),所述的预紧斜块(5)后端面为向内凹陷的球面,斜形块(7)前端面为向外凸出的球面,预紧斜块(5)后端面与斜形块(7)前端面球面配合,所述斜形块(7)后端面为向内凹陷的球面,与安装基座(8)前端面向外凸出的球面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预紧斜块(5)通过紧固螺钉(6)固定于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上。
进一步,所述的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内部设置有空心段,所述的空心段通过走线槽与每个压电陶瓷安装槽连通,压电陶瓷(9)的控制线、信号线从走线槽进入空心段,并自弯刀穿出风洞试验段。
进一步,所述的紧固基座(10)通过紧固螺钉(6)固定到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后端。
进一步,所述的压电陶瓷安装槽数量为8个,用于安装8个压电陶瓷(9),所述的8个压电陶安装槽沿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轴向,均匀设置在振动抑制阻尼器主体(4)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05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囊式人工颈椎间盘假体
- 下一篇:一种旋翼磁流变阻尼器活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