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1074.3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2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北华科创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1R13/56;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联网 数据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外侧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的内侧靠近底座的表面设置有监测器本体,所述监测器本体的四周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板与固定板,所述滑动杆的表面对应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紧固螺帽,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头。该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具备外部电缆与监测装置的连接处可以随弯折角度灵活调节,便于移动监测装置,便于将监测器本体拆装与检修,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在互联网数据传输过程中,必定要对互联网间的数据进行监测。
现有的监测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的在使用过程中移动不方便,其次,现有技术的监测装置都是在外部采用电缆将监测器和网络设备连接,不仅连接过程不方便,而且连接处容易弯折,不能随着弯折的角度进行连接处的灵活调节,容易造成连接处的损坏,还有,监测装置内部的监测器本体不易于维修与更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具备外部电缆与监测装置的连接处可以随弯折角度灵活调节,便于移动监测装置,便于将监测器本体拆装与检修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监测装置与外部电缆的连接处容易弯折损坏,不便于移动,监测器本体不便于拆装与检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具备外部电缆与监测装置的连接处可以随弯折角度灵活调节,便于移动监测装置,便于将监测器本体拆装与检修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互联网数据监测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外侧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壳体的内侧靠近底座的表面设置有监测器本体,所述监测器本体的四周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板与固定板,所述滑动杆的表面对应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紧固螺帽,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壳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轮设置于底座的下端靠近拐角处,所述移动轮与底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轮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分布,所述底座的内侧对应支撑脚的连接处设置有嵌入槽,且支撑脚延伸至嵌入槽的内部,所述支撑脚与嵌入槽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脚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活动座与壳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数量为两组,且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所述转轴与活动座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座嵌入壳体的侧端内侧,所述活动座与壳体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内部线路管道,所述内部线路管道延伸贯穿于下端的转轴,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内部连接线,所述内部连接线与连接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内部连接线贯穿于内部线路管道的内侧,所述内部连接线与监测器本体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散热风机,所述散热风机嵌于壳体的侧端外面,且与壳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机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北华科创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北华科创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