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1132.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6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煜;杨晓燕;陈凯;王伟华;宋建国;蔡磊;高文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市绿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6;C12N1/14;C12M1/02;C12M1/38;C12M1/36;C12M1/26;C12M1/00;C12R1/885;C12R1/07;C12R1/08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261303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原料,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木霉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腐殖酸,其中,制备方法的主体结构包括发酵组件、管道组件、混合组件、灌装组件和检测抽取组件,在制作过程中具体经过步骤为S1、S2、S3、S4,本发明中,将不同的菌剂原料分开发酵,互不干扰的同时,并保证生物菌剂制作过程中的发酵,搅拌混合和灌装形成一个与整体结构,方便将对发酵温度进行统一控制,通过抽检结构方便直接对生物菌剂不同位置的原料件抽检,增加对比,提高抽检的准确性,不同的原料混合后直接通过不同的灌装头直接进行灌装,这种一体化的设计节约较多员工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剂内含有特定的活体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吸收,有的还能释放生长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形成,其作用机理有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改善植物对营养的吸收,使叶绿素含量增加,减少呼吸作用,微生物在正常的生长中释放,刺激作物根系的生长,使作物积累营养成分,终使产量提高;还可以增强植物抗逆性,抑制病虫害发生,降低产量损失,但是传统的生物菌剂在制备过程中结构相对分散,无法形成检测,混合,灌装为一体结构,制作流程繁杂,需要多个员工相互配合完成菌剂制作,为此,提出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将不同的菌剂原料分开发酵,互不干扰的同时,并保证生物菌剂制作过程中的发酵,搅拌混合和灌装形成一个与整体结构,方便将对发酵温度进行统一控制,通过抽检结构方便直接对生物菌剂不同位置的原料件抽检,增加对比,提高抽检的准确性,不同的原料混合后直接通过不同的灌装头直接进行灌装,这种一体化的设计节约较多员工投入,直接通过控制不同的阀门即可完成制作流程,无需转移原料进行灌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生物菌剂,以份计,包括如下份数的原料:
一种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发酵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发酵箱、设置在所述第一发酵箱一侧的第二发酵箱、在所述第一发酵箱顶面开设的第一通孔、在所述第二发酵箱顶面开设的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发酵箱内部的第一原料放置箱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发酵箱内部的第二原料放置箱;
管道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原料放置箱底端设置的支管、将所述支管连通的总管和设置在所述总管和支管之间的旋钮阀门;
混合组件,包括与所述总管连接的混合箱、与所述混合箱内侧壁固定的安装架、与所述安装架相互安装的搅拌叶和与所述搅拌叶连接的驱动电机
灌装组件,包括与所述混合箱连通的灌装横管和设置在所述灌装横管底面的灌装头;
检测抽取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原料放置箱内部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外部的第一抽取管和第二抽取管。
整个菌剂原料在制备时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S1:首先将所述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菌、木霉菌侧孢短芽孢杆菌、固氮菌、解磷菌、腐殖酸分别放入至设置不同的第一原料放置箱和第二原料放置箱内,对单个生物菌剂原料进行互不干扰的发酵;
S2:其次在发酵过程中通过第一抽取管和第二抽取管进行原料抽取,用来进行检测,抽取过程中由于第一抽取管和第二抽取管由于高度落差,在抽取的过程中分别对不同位置的原料进行抽检,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绿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市绿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