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安装的插头接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1209.6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泉;张庆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3/17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朱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安装 插头 插件 | ||
一种弹性安装的插头接插件,包括一金属外壳和多个接触件,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面安装一绝缘固定板,所述金属外壳的侧面内嵌一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固定板与所述绝缘基座在空间上相互垂直,多个所述接触件的头部通过过盈配合成排对应插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的安装孔内,多个所述接触件的尾部成排对应插设于所述绝缘固定板上的定位孔内,且所述接触件的尾端伸出所述绝缘固定板外侧,所述接触件的尾端通过弹性挤压与外部的PCB板上的圆焊盘连接。本发明中接触件的尾端通过弹性挤压的方式与外部的PCB板上的圆焊盘连接,实现电气导通,解决了BGA焊接方式存在的焊接困难,成功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安装便捷,可重复使用,便于更换,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CB板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安装的插头接插件。
背景技术
在机箱体积不断小型化、微型化,信息存储、计算、传输速度不断增加的技术需求背景下,要求机箱内部PCB板(印制线路板)之间互联的连接器体积越来越小、传输速率越来越快,同时信号针脚密度越来越大。
传统的连接器与PCB板之间经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如通孔焊接和表贴焊接、BGA焊接等,其中通孔焊接方式连接,其可靠性较高,但是因为空间尺寸占用较大及对产品的传输速率影响较大,一般在传输速率较高的高速连接器设计中很少选用。表贴焊接方式一般产品仅为两排针脚,不满客户对信号针脚数量的需求,因此BGA焊接方式被选用,解决了高密度和传输速率问题,但是该种方式焊接工艺要求高,而且检测不方便,一旦产品焊接有一个点失效,都不容易返工,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弹性安装的插头接插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弹性安装的插头接插件,该插头接插件包括一金属外壳和多个接触件,所述金属外壳的底面安装一绝缘固定板,所述金属外壳的侧面内嵌一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固定板与所述绝缘基座在空间上相互垂直,多个所述接触件的头部通过过盈配合成排对应插设于所述绝缘基座上的安装孔内,多个所述接触件的尾部成排对应插设于所述绝缘固定板上的定位孔内,且所述接触件的尾端伸出所述绝缘固定板外侧,所述接触件的尾端通过弹性挤压的方式与外部的PCB板上的圆焊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壳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通过一多孔结构的散热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散热板位于所述安装座顶面处,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嵌设所述绝缘基座的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座底面内侧边缘分别对称垂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绝缘固定板的安装柱,每个所述安装座底面中部分别对称凹设有用于锁紧外部PCB板的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包括头部对接区的麻花针、中部过渡区的针体以及尾部连接区的弹性毛纽扣和顶针,所述麻花针与所述针体采用压配连接,所述毛纽扣和顶针置于所述针体尾端的内孔内,所述内孔通过其口部缩口的方式实现所述顶针与所述毛纽扣和针体之间的固定,所述顶针的纵截面为T形结构,所述顶针的水平部置于所述内孔内,所述顶针的竖直部伸出所述内孔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底面垂直设置有多个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与所述绝缘基座组配形成的合件通过环氧胶与所述金属外壳固定粘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用于整体加固所述接触件和所述绝缘基座的防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固定板两端各开设一固定孔,每个所述固定孔与对应的所述安装柱之间通过翻铆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接触件的针体之间相互保持齐平,且所述接触件的针体折弯半径呈等比例缩小,所述针体用于传输高速信号的针脚之间的间距L保持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PCB板通过与所述螺纹孔相互配合的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座底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