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异构链数据可达性处理方法、系统、介质、设备、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1288.0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7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裴庆祺;吴志辉;肖阳;马立川;王掌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链融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蒙航天动力机械测试所 |
主分类号: | H04L41/0659 | 分类号: | H04L41/0659;H04L41/00;H04L67/1042;H04L9/32;G06F21/62;G06F21/60;G06F16/27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黄伟洪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异构链 数据 可达性 处理 方法 系统 介质 设备 终端 | ||
1.一种跨异构链数据可达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异构链数据可达性处理方法通过从参与跨链的系统中选举节点,组建周期更替的委员会,连通异构区块链进行跨链的信息安全互访;当不同的区块链系统进行交互的时候,通过运行在委员会中的面向消息的验证共识机制,实现异构区块链间的数据信息安全互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异构链数据可达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异构链数据可达性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1)委员会的组建,设计份额分配算法,选举节点加入委员会,组建委员会,并周期更新;
(2)委员会内的消息共识机制,在委员会内,运行共识机制;定义区块链Lx间的距离,在委员会内,形成有向加权图;基于此权重向量,进行消息的验证背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异构链数据可达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份额分配算法,每个区块链系统为Li,且令c=|C|(C表示委员会集合),ci表示Li中分派出的节点数量,中继链的容错率为则份额分配的原则如下:有1<ci≤O;在满足条件1的情况下,如果不满足条件1,即,ci>0,则多余出的节点,分配给其他较小的子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异构链数据可达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举节点加入委员会,每个区块链系统Li根据分配得到的节点数ci,从系统内部选取节点,加入到委员会中;
在公有区块链系统中,规定节点本地选择自己的形式标识(IP,PK),分别是IP地址和公钥,用于以后的认证通信;在委员会C的更新周期Ti-1结束时生成一个公共随机字符串periodNonce,以确保PoW没有被预先计算;periodNonce是在上一个周期中生成的公共随机字符串,每个处理器在本地搜索满足以下约束的有效nonce:
O=H(periodNonce||IP||PK||nonce)≤δ;
其中,δ是网络中的一个预先定义的参数;确定节点身份之后,确定账本集合L*的基数,采用算力靠前的节点进入委员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异构链数据可达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建委员会,并周期更新,在方案运行的最初阶段,需要一个初始化的过程,进行人为的创建中继链集合C,在组成初始委员会后,开启下一个周期的委员会选举工作;
在一个周期T内,在委员会C中使用PBFT同步消息,其领导者会为每一个区块链系统分配一个独有的ID,作为账本在中继链上的唯一编号;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周期视图view,这个周期视图是自增的,表明当前节点是否在最新的周期内;
当运行到时间T时,由领导者节点启动周期更替脚本,给委员会内的全部节点发出探测信号,如果没有收到回应,则表示是宕机节点,应该予以剔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链融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蒙航天动力机械测试所,未经西安链融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内蒙航天动力机械测试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2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