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状态实时分析平台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1331.3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1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通二手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B60C23/06;G06K9/00;G06T7/90;G06T5/00;G06T7/5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宋震 |
地址: | 2726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状态 实时 分析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胎状态实时分析平台及方法,所述平台包括:信号解析设备,用于在每一预设时长内,在接收到的参考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发出轮胎泄气信号,在接收到的参考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发出轮胎过压信号,还用于在接收到的参考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时,发出轮胎可靠信号;针孔检测机构,设置在车辆的轮胎附近的车架上,用于面向车辆行驶的地面执行图像数据采集动作,以获得连续多帧的行驶环境图像。本发明的轮胎状态实时分析平台及方法设计紧凑、逻辑可靠。由于能够采用智能化检测机制对每一个预设时长内的轮胎状态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判断出轮胎是否处于泄气或过压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状态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状态实时分析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汽车轮胎按其用途可分为轿车轮胎和载货汽车轮胎两种。轿车轮胎主要用于轿车的充气轮胎,载货汽车轮胎主要用于载货汽车、客车及挂车上的充气轮胎。汽车轮胎按胎体结构可分为充气轮胎和实心轮胎。现代汽车绝大多数采用充气轮胎,而实心轮胎仅应用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干线道路上行驶的低速汽车或重型挂车上。
就充气轮胎而言,按组成结构不同,可分为有内胎轮胎和无内胎轮胎两种;按胎内的工作压力大小,可分为高压胎、低压胎和超低压胎三种;按胎体中帘线排列的方向不同,又可以分为普通斜交胎、带束斜交胎和子午线胎,按胎面花纹的不同,还可以分为普通花纹胎、混合花纹胎和越野花纹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胎状态实时分析平台,能够采用智能化检测机制对每一个预设时长内的轮胎状态进行分析,以针对性判断出轮胎是否处于泄气或过压状态,并通过蓝牙通信链路进行状态上报,从而使得车辆驾驶员能够实时了解车辆零部件的当前状态。
为此,本发明需要具备以下两处重要的发明点:
(1)采用设置在轮胎附近的针对性的视觉检测机制对车架到地面的距离进行预设时长持续期间内的评估,以基于评估结果判断轮胎是否处于泄气或过压状态;
(2)在每一预设时长内,在接收到的参考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发出轮胎泄气信号,在接收到的参考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发出轮胎过压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状态实时分析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信号解析设备,与距离转换设备连接,用于在每一预设时长内,在接收到的参考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发出轮胎泄气信号,在接收到的参考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时,发出轮胎过压信号;
分贝测量机构,设置在所述信号解析设备的附近且到所述信号解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长度阈值;
所述分贝测量机构用于分别测量所述信号解析设备附近的噪声振动幅值和噪声振动频率并分别进行超限报警;
所述信号解析设备还用于在每一预设时长内,在接收到的参考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时,发出轮胎可靠信号;
针孔检测机构,设置在车辆的轮胎附近的车架上,用于面向车辆行驶的地面执行图像数据采集动作,以获得连续多帧的行驶环境图像;
定向虚化设备,设置在车辆的控制盒内,与所述针孔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每一帧的运营场景图像执行定向虚化处理,以获得并输出相应的定向虚化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通二手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通二手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