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矢量飞行的爬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1899.5 | 申请日: | 201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9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U20/87 | 分类号: | B64U20/87;B64D47/00;B64U10/14;G01N1/08;B64U101/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矢量 飞行 机器人 | ||
1.一种基于矢量飞行的爬壁机器人,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四角对应设置有旋翼装置(3),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负压贴壁装置(4);
所述负压贴壁装置(4)包括安装在主体(1)内的真空泵(47),所述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个吸附头(41)和出气头(46),所述真空泵(47)的进气端与吸附头(41)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82),所述真空泵(47)的出气端与出气头(46)之间设置有第四电磁阀(484),所述真空泵(47)的出气端与吸附头(41)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483),所述真空泵(47)的进气端与出气头(46)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81);
所述吸附头(41)的外壁开设有通孔(411),所述吸附头(41)的外壁安装有柔性密封罩(42),所述柔性密封罩(42)与吸附头(41)的外壁形成空腔;
所述旋翼装置(3)包括小支臂(35),所述主体(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铰支座,且铰支座的一侧铰接有大支臂(32),所述铰支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1),所述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穿设在大支臂(32)内,所述大支臂(32)的一端与小支臂(35)转动连接,所述大支臂(3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33),所述第二电机(33)通过齿轮副控制小支臂(35)转动,所述小支臂(35)上安装有螺旋桨(36);
所述主体(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爬行装置(2),所述爬行装置(2)包括V型折杆(22),所述主体(1)分为第一分体部(11)和第二分体部(12),所述第一分体部(1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旋转气缸(23),所述第二分体部(1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旋转气缸(21),所述第一旋转气缸(21)与第二旋转气缸(23)的输出杆与V型折杆(22)的两端相连接,所述V型折杆(22)为两根互相铰接的杆,且铰接处安装有第三旋转气缸(24);
所述吸附头(41)的顶部贯通连接有空心连杆(43),所述空心连杆(43)的一端通过调心轴承活动连接有套筒(44),所述套筒(44)为两段式结构,且两段套筒(44)间通过伸缩气弹簧(411)相互连接,所述空心连杆(43)的一端连接有伸缩螺纹管(45),所述伸缩螺纹管(45)穿过套筒(44),所述套筒(44)与主体(1)的一侧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南华航空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8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氧化钌水化物-钌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通信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