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5G D2D技术的直连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2139.6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5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0 | 分类号: | H04W8/00;H04W48/04;H04W48/16;H04W76/1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7 | 代理人: | 杨立铭;杨茵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2d 技术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5G D2D技术的直连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发起业务请求的D2D终端将欲请求的业务类型标识添加到D2D发现信号中进行发射;S20.监测D2D终端实时监测周围的D2D发现信号,并解析业务类型标识;S30.监测D2D终端根据当前时间、当前地理位置及业务类型从控制接入等级表中检索对应的控制接入等级;S40.监测D2D终端根据检索结果判断控制接入等级是否符合监测D2D终端对应的控制接入策略,若符合则转入步骤S50,若不符合则转入步骤S60;S50.监测D2D终端允许发起D2D直连通信;S60.监测D2D终端禁止发起D2D直连通信。实现针对D2D业务类型的D2D直连通信进行控制管理,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也增加用户体验,具体的控制接入策略可由用户设定,也可动态学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 D2D技术的直连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5G D2D(Device-to-Device)终端直通技术,指邻近的终端可以在近距离范围内通过直连通信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通过基站的转发。D2D技术由于本身的短距和直通优势,可以提高无线资源使用效率、扩展网络覆盖范围,因此在5G的建设中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未来D2D技术会应用到更多的场景中。5G D2D技术会应用到混合组网中,在混合组网下,存在两种工作模式:1.传统蜂窝通信模式;2.D2D终端之间的直通模式。在混合组网的网络中,终端必然存在通信模式的选择问题,即终端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选择怎样的通信方式实现业务数据的传输的问题。而且在D2D的通信技术中只要D2D终端之间相互发现即可以完成直通通信,诸如广告、通知等业务也会频繁的推送到D2D终端,给用户造成干扰,并且也存在安全性的问题。因此在D2D的通信中多场景的模式切换选择、安全、用户体验等问题值得广泛的研究。
综上,现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考虑复杂的模式切换以及安全、用户体验等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提出了一种根据业务类型来针对性设定控制管理的D2D直连通信的方法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5G D2D技术的直连通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D2D的通信技术中D2D终端之间的相互发现无限制导致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5G D2D技术的直连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发起业务请求的D2D终端将欲请求的业务类型标识添加到D2D发现信号中进行发射;
S20.监测D2D终端实时监测周围的D2D发现信号,并解析业务类型标识;
S30.监测D2D终端根据当前时间、当前地理位置及业务类型从控制接入等级表中检索对应的控制接入等级;
S40.监测D2D终端根据检索结果判断控制接入等级是否符合监测D2D终端对应的控制接入策略,若符合则转入步骤S50,若不符合则转入步骤S60;
S50.监测D2D终端允许发起D2D直连通信;
S60.监测D2D终端禁止发起D2D直连通信。
优选的,在步骤S10之前还包括:
S101.发起业务请求的D2D终端对欲进行的D2D通信业务划定不同的业务类型。
优选的,在步骤S30中所述的控制等级表为提前自定义设定或默认设定。
优选的,所述控制等级表根据用户手动设置习惯动态学习更新或统计用户特性进行动态学习更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21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