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鞋底的橡胶组合物及其应用、硫化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2227.6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7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雷;王丽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23/16 | 分类号: | C08L23/16;C08L9/06;C08L45/00;C08K13/04;C08K7/26;C08K5/098;C08K3/30;C08K7/10;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鞋底 橡胶 组合 及其 应用 硫化橡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鞋底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中含有各自独立保存或者两者以上混合保存的以下组分:主体橡胶、白炭黑、甲基丙烯酸锌、表面改性剂、氢化萜烯树脂、活化剂、软化剂、硫化剂、助交联剂、防老剂和添加剂,其中,所述主体橡胶为丁苯橡胶和三元乙丙橡胶的组合,所述添加剂为硫酸钙晶须或硬石膏,所述硫化剂为过氧化物硫化剂;
所述白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为80-220m2/g;所述硫酸钙晶须的平均长径比为30-80,平均直径为1-6μm;所述硬石膏的平均直径为10-35μm;
其中,在所述主体橡胶中,所述丁苯橡胶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含量质量比为10:90至40:60;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主体橡胶,所述白炭黑的含量为20-30重量份,所述甲基丙烯酸锌的含量为5-15重量份,所述表面改性剂的含量为3-7重量份,所述氢化萜烯树脂的含量为10-15重量份,所述活化剂的含量为3-6重量份,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5-8重量份,所述硫化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所述助交联剂的含量为1-5重量份,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1-3重量份,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5-15重量份;且所述白炭黑、所述甲基丙烯酸锌和所述添加剂的总量为30-60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在所述主体橡胶中,所述丁苯橡胶与所述三元乙丙橡胶的含量质量比为20:80至30:70;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主体橡胶,所述白炭黑的含量为23-27重量份,所述甲基丙烯酸锌的含量为8-12重量份,所述表面改性剂的含量为5-6重量份,所述氢化萜烯树脂的含量为11-14重量份,所述活化剂的含量为4-5重量份,所述软化剂的含量为5-7重量份,所述硫化剂的含量为2-4重量份,所述助交联剂的含量为2-4重量份,所述防老剂的含量为2-3重量份,所述添加剂的含量为8-12重量份;且所述白炭黑、所述甲基丙烯酸锌和所述添加剂的总量为39-51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添加剂为硫酸钙晶须,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主体橡胶,所述白炭黑、所述甲基丙烯酸锌和所述硫酸钙晶须的总量为40-51重量份;或
所述添加剂为硬石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主体橡胶,所述白炭黑、所述甲基丙烯酸锌和所述硬石膏的总量为39-49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丁苯橡胶为乳聚丁苯橡胶和/或溶聚丁苯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三元乙丙橡胶中的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50-60重量%,丙烯结构单元的含量为30-41重量%,第三单体为乙叉降冰片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白炭黑为气相法白炭黑和/或沉淀法白炭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白炭黑为沉淀法白炭黑。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白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10-190m2/g;所述硫酸钙晶须的平均长径比为30-50;所述硫酸钙晶须的平均直径为1-3μm;所述硬石膏的平均直径为10-15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锆酸酯偶联剂、酞酸酯偶联剂和醇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醇类化合物为聚乙二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组合物,其中,所述表面改性剂为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二硫化物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22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