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能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2338.7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赞;林仁斌;张云祥;高胜;黄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洁能干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60/00 | 分类号: | F24S60/00;F24S10/90;F24S80/00;F24S80/30;F24S80/65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吴亦雨 |
地址: | 61009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能 循环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热循环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能循环装置,所述热能循环装置中,热量吸收板与第一介质存储容器相连,第一介质存储器通过第一传输管道与循环结构连通,循环结构通过第二传输管道与第二介质存储容器相连通,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能量流失较少,能源利用率高,所以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多种场合进行能量交换,来达到更高效,更快捷的能源循环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循环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能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据了解,我国每年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由原先的食物浪费一步步衍生到了能源的浪费,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处于一个能源缺乏,资源紧张的状态。就目前而言,现有技术中,基本都是将能源进行简单的循环利用,来达到资源的重复利用,但是在循环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能源使用不充分,能源有所浪费的情况。
如果能提供一种可以进行高效能源循环,且能源循环利用率高的系统,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能循环装置。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循环效率好,能源利用程度高的一种热能循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量吸收板与第一介质存储容器相连,所述第一介质存储容器通过第一传输管道与循环结构连通,所述循环结构通过第二传输管道与第二介质存储容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循环结构包括介质对流输送管,所述介质对流输送管悬浮于导热系数不同的两个部分。
优选的:所述导热系数不同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保温区域,第二部分为散热区域,第一部分导热能力小于第二部分。
优选的:所述热量吸收板覆盖在第一介质存储容器表面,且覆盖方式为均布覆盖。
优选的:所述循环结构一侧设置有输入口与输出口,所述输入口与输出口分别与第一传输管道与第二传输管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循环结构分为第一包裹部分与第二包裹部分,第一包裹部分为混凝土保温区域,第二包裹部分为金属散温区域。
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裹部分混凝土保温区域的导热系数低于所述第二包裹部分金属散温区域的导热系数。
优选的:所述第一包裹部分与第二包裹部分上分别设置输入口与输出口,所述输入口和输出口分别与第一传输管道和第二传输管道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因为热能循环装置包含热量吸收板与第一介质存储容器相连,所述第一介质存储容器通过第一传输管道与循环结构连通,所述循环结构通过第二传输管道与第二介质存储容器相连通,紧密的连接,可以使得能源在循环时,最大程度得以利用,能源的损失较少。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因为内循环和外循环分别与内部和外界连通,且连通的方式多样,所以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多种场合进行能量交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原理示意图;
1-热量吸收板,2-介质存储容器,3-第一传输管道,4-介质对流输送管,5-保温区域,6-散热区域,7-循环结构,8-第二传输管道,9-第二介质存储容器,10-金属散温区域,11-输入口,12-介质,13-输出口, 14-混凝土保温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热循环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能循环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洁能干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洁能干燥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2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