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畸形颅骨的数字化模拟修复方法及修复导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2835.7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6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宫剑;郑文键;樊开宇;关学艺;韩旭;赵育梅;侯增广;王卫群;罗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7/33;G06T7/00;G06F30/20;G06F30/17;A61B34/10;A61B17/15;A61B17/1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畸形 颅骨 数字化 模拟 修复 方法 导板 | ||
1.一种畸形颅骨的数字化模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畸形颅骨的CT数据,对所述畸形颅骨进行三维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重建;
基于所述三维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重建数据进行三维测量,获取所述畸形颅骨的第一指数数据;
重建脑组织,并计算第一脑容积;
基于患者信息,获取与所述患者信息相匹配的正常颅骨的数据;
基于所述畸形颅骨的数据和与所述患者信息相匹配的正常颅骨的数据,模拟切割替换所述畸形颅骨的待切割替换骨块,并获取截骨线;
对数字化模拟修复的颅骨进行三维测量,获取所述数字化模拟修复的颅骨的第二指数数据,并计算所述数字化模拟修复的颅骨的第二脑容积;
验证所述第二指数数据和所述第二脑容积是否处于预设的正常范围;
若所述第二指数数据和所述第二脑容积均处于所述预设的正常范围,基于数字化模拟修复的过程和结果,制备修复导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畸形颅骨的数字化模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畸形颅骨的CT数据,对所述畸形颅骨进行三维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重建,具体为,
获取所述畸形颅骨的CT数据,其中CT层厚不小于1.5mm,并基于骨骼阈值范围,对所述畸形颅骨进行三维多平面重建及表面重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畸形颅骨的数字化模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三维多平面重建和表面重建数据进行三维测量,获取所述畸形颅骨的第一指数数据,具体为,
在所述三维多平面重建及所述表面重建数据上选取标志点进行三维测量,获取前颅不对称指数和/或前颅窝偏斜角和/或鸡冠前点、蝶鞍点及蝶骨小翼后缘点成角和/或蝶骨小翼后缘点、蝶鞍点、内耳点成角和/或内耳点、蝶鞍点、颇后点成角和/或鸡冠前点与蝶骨小翼后缘点距离和/或内耳点与蝶骨小翼后缘点距离和/或内耳点与颅后点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畸形颅骨的数字化模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患者信息,获取与所述患者信息相匹配的正常颅骨的数据,具体为,
通过患者性别、患者年龄及所述畸形颅骨的形态,在正常颅骨数据库中查找相匹配的正常颅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畸形颅骨的数字化模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畸形颅骨的数据和与所述患者信息相匹配的正常颅骨的数据,模拟切割替换所述畸形颅骨的待切割替换骨块,并获取截骨线,具体为,
基于IPC算法将所述畸形颅骨的数据与匹配到的正常颅骨的数据进行配准,基于多平面重建,获取所述畸形颅骨与所述正常颅骨在冠状面和/或矢状面和/或轴状面的切面,基于表面重建,获取所述畸形颅骨与所述正常颅骨的三维差异数据;
计算所述三维差异数据的曲度分布,基于所述曲度分布,模拟切割替换所述畸形颅骨的待切割替换骨块,并获取截骨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畸形颅骨的数字化模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曲度分布,模拟切割替换所述畸形颅骨的待切割替换骨块,具体包括,
首先在所述畸形颅骨上获取和所述正常颅骨的额结节曲度最接近的第一骨块,将所述第一骨块切割并移动替换;
然后在所述畸形颅骨上获取和所述正常颅骨的顶结节曲度最接近的第二骨块,将所述第二骨块切割并移动替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畸形颅骨的数字化模拟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数字化模拟修复的颅骨进行三维测量,获取所述数字化模拟修复的颅骨的第二指数数据,并计算所述数字化模拟修复的颅骨的第二脑容积,具体为,
获取所述数字化模拟修复的颅骨的前颅不对称指数和/或前颅窝偏斜角和/或鸡冠前点、蝶鞍点及蝶骨小翼后缘点成角和/或蝶骨小翼后缘点、蝶鞍点、内耳点成角和/或内耳点、蝶鞍点、颇后点成角和/或鸡冠前点与蝶骨小翼后缘点距离和/或内耳点与蝶骨小翼后缘点距离和/或内耳点与颅后点距离,并计算所述数字化模拟修复的颅骨的第二脑容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28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橡胶密封圈生产用自动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兰炭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