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夹持楔链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2982.4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8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万晓光;贺亚平;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仁(昆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2153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夹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夹持楔链,包括呈镜像设置的第一夹持链板和第二夹持链板;所述第一夹持链板和第二夹持链板一一配对形成弹性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链板和第二夹持链板均弹性夹持楔链底座以及软胶组件,所述软胶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夹持楔链底座上;所述软胶组件包括第一软胶、第二软胶、第三软胶和第四软胶;所述第一软胶与第二软胶能够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软胶与第三软胶和第四软胶能够相互配合;第一夹持链板上的软胶组件的夹口与第二夹持链板上的软胶组件的夹口方向相反。其能够对瓶形类产品进行夹持运输,可以夹持多种规格的瓶类产品,提高了夹持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且夹持稳定不易出现瓶身倾斜、倒瓶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持链板,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夹持楔链。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食品、日化等行业中的瓶形类产品有很多种,这些瓶形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输送,国内市场上传统采用的方式为输送带在底部瓶类产品在输送带上方,由输送带的运行带动瓶体的转运,但是目前新型的包装瓶形式中不乏有形状不适合在输送带上行走的产品,一旦在原有的输送方式上输送,产品容易歪倒,掉落,现场混乱,给生产带来很大的质量隐患;且目前市场上新兴的用于瓶类产品的夹持链板只能夹持固定规格的样瓶,当瓶子大小规格需要更换时,必须对所有的夹瓶链板进行更换,相当麻烦,无法实现快速运输。
故而,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弹性夹持楔链,其能够对瓶形类产品进行夹持运输;且本弹性夹持楔链可以夹持多种规格的瓶类产品,而不是只能夹持一种规格的样瓶,相应的提高了夹持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且夹持稳定不易出现瓶身倾斜以及倒瓶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弹性夹持楔链,其能够对瓶形类产品进行夹持运输,可以夹持多种规格的瓶类产品,提高了夹持装置的通用性和灵活性,且夹持稳定不易出现瓶身倾斜、倒瓶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夹持楔链,包括呈镜像设置的第一夹持链板和第二夹持链板;所述第一夹持链板和第二夹持链板一一配对形成弹性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链板和第二夹持链板均包括有与输送梁相配合的弹性夹持楔链底座以及用于夹持瓶形类产品的软胶组件,所述软胶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弹性夹持楔链底座上;所述软胶组件包括与瓶形类产品的瓶颈部相配合的第一软胶、与瓶形类产品的瓶身部相配合的第二软胶、第三软胶和第四软胶;所述第一软胶与第二软胶能够相互配合,所述第一软胶与第三软胶和第四软胶能够相互配合;第一夹持链板上的软胶组件的夹口与第二夹持链板上的软胶组件的夹口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持楔链底座包括衔接机构以及与所述衔接机构相固定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增设有用于固定和限位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安装板相互配合形成一容置槽;所述软胶组件通过多根不锈钢销轴固定在所述容置槽内。
作为优选的,所述衔接机构包括衔接头和一组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与衔接头相连接,一组所述衔接板相互配合形成一容置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夹持链板和第二夹持链板均能够通过所述衔接头和容置腔相互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持楔链底座为一体化的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链板和所述第二夹持链板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链板和所述第二夹持链板中的第一软胶相互配合形成多个依次设置的用于夹持瓶形类产品颈部的夹爪。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链板和所述第二夹持链板中的第二软胶以及第三软胶和第四软胶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抱持住瓶形类产品瓶身部的抱夹。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软胶、第二软胶、第三软胶和第四软胶均为不损伤瓶类产品的软质硅胶。
一种瓶形类产品夹持输送线,包括弹性夹持楔链,多个所述弹性夹持楔链依次排列设置在输送梁上且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夹持楔链首尾连接;每个所述弹性夹持楔链中的第一夹持链板和第二夹持链板相对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仁(昆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道仁(昆山)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29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