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净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3048.4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姜建明;梁达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28;B01J20/30;A61M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刘俊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净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血液净化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多孔薄膜层和聚多巴胺微球层,所述聚多巴胺微球层设置在相邻两层所述多孔薄膜层之间;所述聚多巴胺微球层中的聚多巴胺微球的粒径大于所述多孔薄膜层的孔径;在血液净化膜的四周边缘利用医用聚氨酯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净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薄膜层主要由聚合物和有机溶剂制备而成,所述多孔薄膜层的孔径为0.1~0.6μm,所述聚多巴胺微球层中聚多巴胺微球的粒径为1~1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净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醚砜、聚砜、纤维素、改性纤维素、聚苯乙烯二乙烯、聚乙烯醇类、壳聚糖类、聚丙烯酸类类或硅胶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净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醚砜。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多孔薄膜层的制备:将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N,N-二甲基酰胺溶剂中,并经超声处理使分散均匀,再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铸膜液,然后将铸膜液进行脱泡处理;将经过脱泡处理的铸膜液均匀铺展,制得第一层初生态的膜;将第一层初生态的膜浸入40~45℃的去离子水中,经相转化法得到第一层多孔薄膜层;
聚多巴胺微球的制备:调节乙醇溶液的pH为碱性,将盐酸多巴胺溶液加入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再经过离心处理,然后保留底部的固体,将固体清洗干净、冷冻干燥,得到聚多巴胺微球;
双层膜的制备:将聚多巴胺微球均匀涂抹在第一层多孔薄膜层的表面并烘干,形成聚多巴胺微球层,再在聚多巴胺微球层的表面铺展铸膜液,制得第二层初生态的膜后浸入40~45℃的去离子水中,经相转化法得到第二层多孔薄膜层并烘干,即可得到双层的血液净化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净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双层的血液净化膜的基础上,再重复进行聚多巴胺微球涂抹以及铺展铸膜液形成多孔薄膜层的步骤,即可得到大于双层的多层血液净化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净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孔薄膜层的制备步骤中,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分别占N,N-二甲基酰胺溶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聚醚砜15~30%、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15%、聚乙二醇0.1~3%和聚乙烯吡咯烷酮1~1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净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初生态的膜的具体制备方法为:使用全自动涂膜机,均匀加热玻璃板,设置所需膜的尺寸和厚度,调节涂膜机的运行速度,将经过脱泡处理的铸膜液倒在玻璃板靠刮刀处,启动涂膜机,使刮刀匀速移至玻璃板的另一端,此时铸膜液均匀的铺展在玻璃板上,形成了第一层初生态的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净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所述双层的血液净化膜的四周边缘涂抹医用聚氨酯,晾干固化。
10.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净化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博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04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军用车辆抑爆系统综合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皮革加工厂用羊皮高效染色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