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3369.4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0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杰;贾洁姝;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妍;徐雯琼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体 目标 近场 电磁 散射 建模 方法 | ||
1.一种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近场发射天线发射入射射线,在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表面进行多次射线投射,反射出多次反射射线和多次折射射线;
步骤2:根据所述入射射线、所述多次反射射线和所述多次折射射线,进行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射线追踪计算,获得所述入射射线的入射边矢量、所述多次反射射线的反射边矢量和所述多次折射射线的折射边矢量;
步骤3:根据所述入射射线、所述多次反射射线和所述多次折射射线,进行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场强追踪计算,获得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电场信息;
步骤4:在四边形面元内对等离子体包覆目标进行近场积分计算,获得离子体包覆目标的散射电场贡献值,完成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
所述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电场信息包括:所述入射射线的入射场强、所述多次反射射线的反射场强、所述反射射线作为下一次入射射线的入射场强、所述多次折射射线的折射场强和电场传输衰减与相移量;
所述近场场强追踪计算包括以下步骤:步骤3.1:基于近场弹跳射线法,根据天线方向图、极化信息及所述入射射线相对几何关系,计算所述入射射线的入射场强;
步骤3.2:根据所述入射射线的入射场强和所述反射射线,进行反射射线场强计算,获得所述反射场强、所述反射射线作为下一次入射射线的入射场强;
步骤3.3:根据所述入射射线的入射场强和所述折射射线,进行折射场强计算,获得所述折射场强;
步骤3.4:根据近场条件的天线波束发散性,计算等离子体包覆目标中的所述电场传输衰减与相移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线投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近场发射天线向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表面,发射所述入射射线;步骤1.2:所述入射射线在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表面进行多次反射投射,生成所述多次反射射线;
步骤1.3:所述入射射线在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表面进行多次折射投射,生成所述多次折射射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射所述入射射线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1:根据针孔相机原理,在近场发射天线处设置点光源;
步骤1.1.2:在所述点光源与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中点位置处,设置虚拟孔径面,并对所述虚拟孔径面进行网格划分,获得所述虚拟孔径面的网格连线;
步骤1.1.3:所述点光源沿着所述网格连线,向等离子体包覆目标进行射线投射,发射出所述入射射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射线追踪计算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根据所述入射射线,计算所述入射边矢量;
步骤2.2:根据所述入射边矢量进行反射边矢量计算,获得所述反射边矢量;
步骤2.3:根据所述反射边矢量,进行折射边矢量计算,获得所述折射边矢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边矢量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根据所述入射边矢量和反射射线进行反射边矢量计算,获得反射射线的反射边矢量;
步骤2.2.2:反射射线传播一段距离后再次与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相遇,计算出多次反射射线的反射边矢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近场电磁散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积分计算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针对任意一个四边形面元,计算所述任意一个四边形面元的单位散射波矢;
步骤4.2:根据所述任意一个面元的单位散射波矢,计算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表面的物理光学积分;
步骤4.3:根据所述任意一个面元的单位散射波矢,对等离子体包覆目标的分界面进行散射电场贡献计算,获得等离子体反射造成的散射电场贡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3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着剂组合物及表面保护膜
- 下一篇:一种浆渣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