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曝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3570.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孙震;郝杰;张博涵;王余;张宁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王依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滤池 中的 装置 | ||
本公开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公开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单元、布水单元与导流分散单元,所述布水单元包括上布水孔以及下布水孔,曝气单元的布气孔与布水单元的下布水孔对齐,导流分散单元与布水单元的上布水孔连通;进入至所述布水单元的空气,以及处于布水单元内的污水共同从布水单元的上布水孔流出,进入至导流分散单元的导流通道内,直至从导流单元的导流通道进行流出;对空气的不断切割分散以及能量差带动周围水体不断混掺搅动液体,增加了空气中氧的转移率,从而提高了氧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在对污水中杂质进行处理过程中,常采用曝气生物滤池作为处理工艺。该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中SS、COD、B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现已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工业废水以及饮用水深度处理。在曝气生物滤池中,池内通过装填高比表面积的颗粒填料为微生物膜生长提供载体,从而通过生物作用实现脱氮除磷。
在现有的曝气方式中,由于空气经曝气装置进入设备箱体后,无法受到水流或物理装置的切割,无法充分搅动液体。该方式存在气水混合不完全,空气中的氧气无法有效的向液体中转移,废水无法得到充分的曝气,生化反应不彻底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曝气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曝气生物滤池中的曝气装置,包括曝气单元、布水单元与导流分散单元,所述布水单元包括上布水孔以及下布水孔,曝气单元的布气孔与布水单元的下布水孔对齐,导流分散单元与布水单元的上布水孔连通;
进入至所述布水单元的空气,以及处于布水单元内的污水共同从布水单元的上布水孔流出,进入至导流分散单元的导流通道内,直至从导流单元的导流通道进行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单元包括布气支管,布气支管与曝气风机相连,布气孔设置在布气支管上。
所述布水单元包括布水支管,布水支管与布水器进行相连,上布水孔与下布水孔为布水支管上一对对齐的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分散单元包括设置有导流通道的支撑体,导流通道的部分一与上布水孔连通,导流通道的部分二与外界连通,导流通道的部分二的高度相对高于导流通道的部分一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通道的部分二开孔数为3-5个,导流通道的部分二截面面积为布水支管截面面积的1.5-3倍。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分散单元包括呈倒伞状的散流罩,散流罩安装在支撑体上,支撑体与散流罩之间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流罩的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分流齿。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齿边缘为齿状。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齿的边缘齿状夹角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分散单元设置为多个,导流分散单元与布水单元进行连通,曝气单元与导流分散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曝气单元的布气支管均与布气干管连通,布气干管连接有曝气风机;
所述布水单元的布水支管均与布水干管连通,布水干管连接有布水器。
进一步地,所述布气干管内的空气流速为10m/s-15m/s,布气支管内的空气流速为4m/s-6m/s。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干管内的污水流速控制在1m/s-1.5m/s之间,布水支管的污水流速为1.5m/s-2m/s。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普氏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供能系统及挖掘机
- 下一篇:一种可快速更换网具的深水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