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3712.5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3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泽;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英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9 | 分类号: | A61K8/99;A61K8/9717;A61K8/60;A61K8/34;A61Q19/02;A61Q1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美白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海茴香愈伤组织培养物滤液0.5‑4%、第一皮肤调理剂28‑50%、第二皮肤调理剂48‑70%;第一皮肤调理剂由藻类提取物、纯水和甘油组成;第二皮肤调理剂由二葡糖基棓酸、纯水和甘油组成;其制备方法为:欧囊链藻提取物与纯水、甘油在常温下进行混合,混合后得到第一皮肤调理剂;将二葡糖基棓酸与纯水、甘油在常温下进行混合,混合后得到第二皮肤调理剂;将海茴香愈伤组织培养物滤液与第一皮肤调理剂、第二皮肤调理剂进行混合,混合后得到出料后的美白组合物该组合物;该美白组合物应用于护肤品中,具有提高皮肤美白效果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亚洲女性对于美白的要求越来越高。影响美白的主要原因是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当紫外线照射到皮肤上时,肌肤就会处于自我保护状态,紫外线刺激麦拉宁色素、激活酪氨酸酶的活性,产生了更多的黑色素来保护我们的皮肤。人类皮肤上形成的黑色素沉积,从而导致肤色不均、皮肤暗沉等现象。
目前市面上较多的美白护肤品中的主要的美白成分为熊果苷等物质,熊果苷在不影响皮肤增殖浓度的同时,抑制皮肤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通过与酪氨酸酶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从而达到美白效果。
通过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熊果苷在水溶液中,并在热、光照以及紫外线照射的环境下均不稳定,水会促进熊果苷水解成氢醌,氢醌可能造成皮肤蜕皮、瘙痒等症状,美白护肤品中的熊果苷水解从而导致熊果苷含量降低,进而降低了美白效果。
申请内容
为了使护肤品获得更好的美白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美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美白组合物,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美白组合物,以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组分组成:
海茴香愈伤组织培养物滤液0.5-4%;
第一皮肤调理剂28-50%;
第二皮肤调理剂48-70%;
所述第一皮肤调理剂由藻类提取物、纯水和甘油组成;
所述第二皮肤调理剂由二葡糖基棓酸、纯水和甘油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海茴香愈伤组织培养物滤液中丰富的负责植物生长的植物干细胞,通过与第一皮肤调理剂中的藻类提取物相互配合,为肌肤补充胶原蛋白的同时减少色素沉积,从而达到美白效果;同时海茴香愈伤组织培养物滤液中通过控制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以及繁殖,通过与藻类提取物结合,抑制黑色素的形成的同时通过较高的自我更新能力,修复原本受损的肌肤,恢复肌肤正常状态。第二皮肤调理剂中的二葡糖棓酸作为强效美白因子,与海茴香愈伤组织培养物滤液以及藻类提取物共同配合,提高皮肤抗氧化能力、抑制酪氨酸活性,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进而达到美白效果。第一皮肤调理剂和第二皮肤调理剂中的纯水和甘油一方面作为保湿剂提高美白组合物的保湿作用,另一方面作为溶剂与藻类提取物以及二葡糖棓酸互溶,提高藻类提取物以及二葡糖棓酸的混合效果,进一步提高美白组合物抗氧化和美白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肤调理剂中的藻类提取物为欧囊链藻提取物。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欧囊链藻提取物与海茴香愈伤组织培养物滤液、二葡糖棓酸共同配合,抑制酪氨酸活性,减少黑色素的形成,从而达到美白效果;另外黑素体经过成熟阶段才可以合成黑色素,欧囊链藻提取物通过与二葡糖棓酸配合抑制黑色素成熟、降解黑素体、阻止黑色素的转移,从而达到更好的美白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肤调理剂由重量百分比为0.005-0.03%的欧囊链藻提取物、25-50%的甘油和余量的纯水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英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英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7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