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换芯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3779.9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91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魏超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4L12/741;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换 芯片 配置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交换芯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包括:接收控制器发送的携带流表配置信息和运行时调用信息的远程过程调用gRPC消息;流表配置信息和所述运行时调用信息是所述控制器解析接收的设备配置文件得到的,设备配置文件是编译流表业务需求对应的与协议无关的数据包处理P4程序得到的;向至少一个线卡发送流表配置信息和运行时调用信息,以使每个线卡根据运行时调用信息和流表配置信息配置自身的交换芯片的流表,并反馈流表配置结果;接收至少一个线卡发送的流表配置结果。该方法实现了箱式网络设备中数据面的可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芯片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将数据平面(或称“数据面”)及控制平面(或称“控制面”)分离,数据面描述网络数据包的转发过程,控制面描述网络数据包的路由过程,可实现动态地、可编程地配置和管理网络,以改变网络的性能及监控网络。控制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组成,控制器能够维护网络的全局视图,使网络能统一管理;转控分离使网络控制可直接编程,网络管理员可通过自己编写的程序/厂商提供的应用程序快速地配置、管理、保护和优化网络资源,使网络范围内的流量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其中,应用程序(Application)是通过北向接口(Northbound Interfaces,NBI),以可编程方式将网络请求和所需的网络行为传送给控制器的程序。控制器(Controller)是一个逻辑上集中的实体,能够根据网络运营商制定的转发策略,控制数据流,以减少对单个网络的手动配置。北向接口(NBI)是应用程序和控制器之间的接口,通常提供抽象的网络视图,并支持网络行为和请求的直接表达。SDN期望这些接口以一种开放的,与供应商无关的且可互操作的方式实现。南向接口(Northbound Interfaces,NBI)是负责控制器与交换机数据面的通信接口。
由于SDN是基于OpenFlow协议实现的,故传统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Switch的SDN部署方案采用OpenFlow协议,通过OpenFlow安全通道与外部SDN控制器Controller进行通信。根据一个或多个流表Flow Table和一个组表Gronp Table执行数据包的查找和转发。OpenFlow交换机与控制器通信,并且控制器通过OpenFlow协议来管理OpenFlow交换机,对于OpenFlow交换机,数据面Datapath与控制面分离:数据面在交换机本身中实现,但控制面以软件和单独的SDN控制器进行高层路由决策。OpenFlow交换机的架构可以如图1所示,其中:
流表表项(Flow Table):控制数据包的流向,即告知交换机如何处理流的动作相关联,以执行数据包的查找和转发。
安全通道(Controller Channel):用于将OpenFlow交换机连接到远程进程(控制器),允许在控制器和OpenFlow交换机之间发送命令和数据包。
OpenFlow协议(OpenFlow Protocol):为控制器与OpenFlow交换机的通信提供了开放和标准的方式。
组表(Group Table):相对于Flow Table,控制着数据包更高级的转发特性。
流表(Pipeline):由多个Flow Table链接而成,控制数据包的一系列行为。
计量表(Meter Table)同样是由多个计量条目(Meter Entry)构成,每个MeterEntry定义每个数据流的meters。基于此结构,OpenFlow Switch可以实现各种简单的QoS功能,比如速率限制等,再结合每个port的queues,可以实现更加复杂的QoS框架,例如DiffServ。
端口(Port):是指数据包流入或者流出OpenFlow Switch的通道口,其可以是一个物理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