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农村有机湿垃圾生产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4485.8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4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福克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23K10/12;A23K10/26;A23K10/37;A23K50/90;C05F15/00;C05F17/05;C05F17/80 |
代理公司: | 泰州华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45 | 代理人: | 胡炜晨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农村 有机 垃圾 生产 黑水 幼虫 生物 有机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农村有机湿垃圾生产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步骤1:将农村有机垃圾进行分类,先将垃圾进行预处理,再利用辅料分别调节垃圾的比例,制成培养料并加入微生物菌剂,最后将其投入到1号培养箱中,加入黑水虻幼虫,置于恒温室内;步骤2:将1号培养箱中的物质均匀分配到一定数量的装有培养料的2号培养箱中,直至黑水虻到出虫;步骤3:将虫体和底料分离,虫体经过微波干燥后,包装成为黑水虻幼虫产品,底料经干燥后,包装称为生物有机肥,本发明利用农村有机湿垃圾添加辅料,培养黑水虻幼虫,该方法既能够彻底解决农村有机垃圾的问题,又能收获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变废为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有机湿垃圾和黑水虻幼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农村有机湿垃圾生产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将推行垃圾分类制度,按照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简单易行等原则进行部署,有机湿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成分,主要包括纸、厨房渣、纤维等。生活垃圾中50%以上的垃圾属于有机垃圾。
农村有机垃圾一般作为生活垃圾处理,常规的处理办法有堆肥和沼气生产,这也是生活垃圾处理中心最为常见的两种方式。对于肥料生产企业来说,农村有机垃圾营养含量低,通常只能作为辅料,依赖性较弱,使用量小。而使用量小直接导致无法获得处理补贴,另外农村有机垃圾密度小,体积大,直接导致运输频率的上升,增加了运输成本。对于沼气生产企业而言,沼气属于危险气体,需要大量的压力反应器,直接增加了安全管理成本,另外目前沼气的生产效率非常低,处理能力有限。目前农村有机垃圾处理只停留在有效处理了产生的垃圾,但成本远高于城市垃圾,尚没有将农村有机垃圾实现自主盈利的技术。
利用有机垃圾生产黑水虻幼虫或者生物有机肥技术比较常见。但是同时生产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的却很少。CN105016792B中提到可以利用餐厨垃圾同时实现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的生产。但是农村有机垃圾与餐厨垃圾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餐厨垃圾只是属于农村有机垃圾的一种,而且由于饮食差异,农村餐厨垃圾的蛋白含量远低于城市餐厨垃圾,蛋白含量直接决定了黑水虻幼虫的生长速度以及最终的个体大小,这两者是决定生产成本和销售的难易度。其次,农村有机垃圾包含有大量蔬菜废弃物(叶、根、茎等),虽然有报道黑水虻可以以这类物质为食,但是因其利用效率低(无法快速将垃圾中的营养转化)、处理效率低(无法快速消耗垃圾),以黑水虻作为商业化产品的技术都不会采用这一原料。另外,农村有机垃圾中还包含秸秆和卫生用纸这类特殊的垃圾。秸秆中类似于稻、麦这样大量秸秆通常运往有关企业,尽管有一定补助,但是中间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很高,企业实际收益很低。而且小型企业处理量达不到申请补助的资格,变相的提高了秸秆转化的成本。另外,农村小规模的种植的农作物,如大豆、棉花、芝麻等,散户种植多,没有办法全部集中处理,部分仍然是运送至垃圾点作为生活垃圾处理,变相的提高的生活垃圾处理的总量。另外林木资源也是这种方式被浪费。而这些放错地方的垃圾资源都可以在本发明中归入秸秆类进行一并处理。卫生用纸属于生活垃圾。现有的黑水虻养殖技术中,没有利用秸秆和卫生用纸的案例。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利用农村有机湿垃圾生产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利用农村有机湿垃圾添加辅料,培养黑水虻幼虫,该方法既能够彻底解决农村有机垃圾的问题,又能收获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变废为宝。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利用农村有机湿垃圾生产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村有机湿垃圾生产黑水虻幼虫和生物有机肥的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福克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福克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4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