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5136.8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9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星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瀚中菲欧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2 | 分类号: | B02C18/12;B02C18/18;B02C21/00;B09B3/35;B09B101/17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包括机体、进料箱、粉碎机构、分离机构、收集机构,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箱。本发明中,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动推杆、第一驱动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电机使得切割刀进行旋转操作,这样就初步对废电路板进行切割工作,第一电动推杆使得固定板进行旋转操作,方便完成废电路板的运输工作,直线电机、第二电机使得粉碎板进行升降、移动操作,第一驱动电机使得粉碎板进行旋转操作,这样就完成了废电路板的粉碎工作,该粉碎机构,方便实用,首先对废电路板进行切割然后在进行粉碎,这样就能更彻底将将废电路板进行粉碎,保障了废电路板的粉碎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电子产品(如手机、电脑等)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如果废电路板不进行二次利用,不仅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处理不当还会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废电路板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某些材料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如阻燃剂溴元素,不仅对环境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极具威胁,废电路板中的重金属物质进入土壤水体后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威胁,但同时废电路板又是优良的可利用资源,组成电路板的元素中金属含量可高达49%,其中铜占绝大部分。现有的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在对废电路板进行粉碎工作时,粉碎时间过长,且粉碎质量差,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的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在对铜的收集工作时,收集过程繁琐,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并且在对铜的进行分离工作时,需要对废电路板进行多次分离,分离时间长,且分离的铜的纯度不高,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研发一种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成为一种必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在对废电路板进行粉碎工作时,粉碎时间过长,且粉碎质量差,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的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在对铜的收集工作时,收集过程繁琐,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并且在对铜的进行分离工作时,需要对废电路板进行多次分离,分离时间长,且分离的铜的纯度不高,降低了工作效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电路板的铜回收装置,包括机体、进料箱、粉碎机构、分离机构、收集机构,所述机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料箱,且进料箱的底部固定安装粉碎机构,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离机构,所述机体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收集机构;
粉碎机构,包括切割箱、切割刀、第一旋转柱、第一电机、固定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一驱动电机、粉碎板、粉碎箱、第一螺纹杆、直线电机、第二电机、第一齿轮柱、第二齿轮柱和连接轴。
进一步而言,所述进料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切割箱,且切割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之间相对面焊接有第一旋转柱,且第一旋转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切割箱的下方安置有粉碎箱,且粉碎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粉碎板,所述粉碎板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部套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另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柱,所示第二齿轮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柱,且第一齿轮柱的另一端内部套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一旋转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二电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直线电机,且直线电机关于粉碎箱中轴对称。
进一步而言,所述分离机构包括输送管道、吸风机、出料管、非金属收集箱、阳极袋、第二电动推杆、固定块、石墨块、导线、电源箱与溶液池,且粉碎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瀚中菲欧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瀚中菲欧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5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