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模具及其热压成型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5354.1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解焕阳;林超;李彦波;韩振宇;刘春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凌云汽车技术分公司;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B21D37/08;B21D37/16;B21D53/88;C21D1/67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雷秋芬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等 截面 工件 热压 成型 模具 及其 工艺 | ||
1.一种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模具,其特征是,它包括不等厚板压型模具(2)和压型淬火模具(3)两部分,所述不等厚板压型模具(2)、压型淬火模具(3)分别与第一模压工位(C)和第二模压工位(D)的压力机装配;所述不等厚板压型模具(2)包括第一上模(2-1)和第一下模(2-2),第一上模(2-1)和第一下模(2-2)合模后形成不等厚度板成型模腔,在第一上模(2-1)和第一下模(2-2)中设置第一电加热元件(2-3);所述压型淬火模具(3)包括第二上模(3-1)和第二下模(3-2),第二上模(3-1)和第二下模(3-2)合模后形成产品毛坯件成型模腔,其中与不等厚截面工件(1)的薄板区域(1-1)对应的区域为软区,在软区设置第二电加热元件(3-3),在第二上模(3-1)和第二下模(3-2)中对应不等厚截面工件(1)的厚板区域(1-2)设置冷却水管路(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上模(2-1)和第一下模(2-2)中设置的第一电加热元件(2-3)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通过导电线路连接外部电加热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上模(3-1)和第二下模(3-2)中软区设置的第二电加热元件(3-3)的为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通过导电线路连接外部电加热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二上模(3-1)和第二下模(3-2)中对应不等厚截面工件(1)厚板区域(1-2)设置的冷却水管路(3-4),以S形盘绕方式布置,并与外部冷却水循环系统连通。
5.一种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它包括等厚度板料加热工序、不等厚板模压工序和压型淬火工序,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在下料工位(A)完成等厚度板料的下料操作;
b、将等厚度板料置于加热工位(B)的电热炉中加热至设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
c、将高温红热状态下的板料移送至第一模压工位(C)的不等厚板压型模(2)具中,启动压力机使第一上模(2-1)和第一下模(2-2)合模,通过模压将其成型为由薄板区域(1-1)和厚板区域(1-2)组成的不等厚截面不等厚板料;
d、将模压后的不等厚板料移送至第二模压工位(D)的压型淬火模具(3)中,使不等厚板料的薄板区域(1-1)和厚板区域(1-2)分别置于压型淬火模具(3)的对应位置处;
e、启动压力机使第二上模(3-1)和第二下模(3-2)合模,同时开启冷却水循环系统,在保压一定时间后开模,完成毛坯件的模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a中,等厚度板原料为22MnB5材质,其厚度δ=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b中,等厚度板料加热温度为850℃~950℃,保温时间为1~2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c和步骤e中,通过电加热棒将模具加热至400~450℃,然后持续保持电加热棒通电保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在所述步骤e中,保压时间为6~10秒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等厚截面工件热压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板料在下料工位(A)、加热工位(B)、第一模压工位(C)及第二模压工位(D)之间的移送均由设置在热成型生产线两侧的机械手(4)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凌云汽车技术分公司;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凌云汽车技术分公司;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53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