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设计用作品塑性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5446.X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61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文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F5/00 | 分类号: | A47F5/00;F16F15/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李满红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设计 用作 塑性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品设计用作品塑性固定装置,包括支架、一对安装件和一对固定件,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柱、第一连杆装置和塑性软管,所述固定件包括壳体、一对金属塑性臂和一对扣板,其中,一对扣板内均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一对第二减震组件和缓冲套,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二连杆装置、下压杆和第一连接杆,一对第二减震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扣板内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套内安装有一弹片。由于在安装件上设置的固定件,通过一对压紧可将设计产品进行压紧,使本发明具有夹持牢固、固定效果好以及在夹持设计产品时起到了良好的减震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产品设计用作品塑性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产品设计是一个集艺术、文化、历史、工程、材料、经济等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产物。产品设计主要协调产品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产品人机功能和人文美学品质的要求。包括人机工程、外观造型设计等,并负责选择技术种类,并协调产品内部各技术单元、产品与自然环境,产品技术与生产工艺间的关系。从产业形态上来看,工业设计服务业可体现为内部设计服务部门、工业设计咨询公司与工业设计师个人工作室三类。前两者是设计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熟产物,而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型设计公司都还只是停留在工作室的阶段,有些行业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低端竞争,这也使得设计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现有的设计作品都需要具体固定在某一位置,以便于设计者的构思,但现已有的固定装置的固定效果不佳,不能将设计作品固定牢固,在设计时会产生很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品设计用作品塑性固定装置,可将设计产品进行压紧,具有夹持牢固、固定效果好以及在夹持设计产品时起到了良好的减震性的优点,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产品设计用作品塑性固定装置,包括:
支架;
一对安装件,一对安装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立杆上,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柱、第一连杆装置和塑性软管,所述连接柱固定在所述立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装置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所述第一连杆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塑性软管固定连接;
一对固定件,一对固定件安装在对应的塑性软管上,所述固定件包括壳体、一对金属塑性臂和一对扣板,所述壳体与所述塑性软管固定连接,一对金属塑性臂对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两端,一对扣板与对应的金属塑性臂固定连接;
其中,一对扣板内均设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第一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扣板的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二连杆装置、下压杆和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杆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扣板内壁上的铰接块铰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杆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一连接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扣板的中部开口处,所述下压杆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杆装置枢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压紧板连接;
一对第二减震组件,一对第二减震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扣板内对应的第一安装孔中,且一对第二减震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的两端,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设置在所述扣板的端部开口处,所述缓冲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且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压在所述扣板与所述压紧板上;
缓冲套,所述缓冲套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缓冲套的顶壁抵压在所述下压杆的远离与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缓冲套内安装有一弹片,所述弹片通过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缓冲套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杆装置包括摇杆和连接架,所述连接架枢接在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所述摇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柱的固定块枢接在一起,所述摇杆的另一端对应套设在所述连接架上的定位销上,所述定位销为若干个,多个定位销等距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54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