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换热结构的生物质燃烧水凝焦油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6029.7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5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费华;潘昱丞;贺倩;王林雅;杜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44;F23G5/50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6 | 代理人: | 邵穗娟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换热 结构 生物 燃烧 焦油 气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换热结构的生物质燃烧水凝焦油气化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的边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板,所述支撑座的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燃烧气化炉,所述固定支板外部边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焦油通道底部的边侧位置预设有排液口,所述蒸汽出口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冷凝器与夹套冷却水箱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冷凝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冷凝管,所述排液口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排液阀,所述连通管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止流阀。该内换热结构的生物质燃烧水凝焦油气化装置,采用内换热结构,使整体在实现了对生物燃烧的工作目标同时能够进行稳定的蒸汽排放工作,以减少生物质燃烧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换热结构的生物质燃烧水凝焦油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生物质燃烧能够满足多数工业生产的需求。
现有的生物质燃烧装置,大多采用直接无换热燃烧方式,对装置的伤害较大,直接将燃烧所产生废气排出,容易对自然生态造成较大的污染影响,破坏生态环境,阻碍环保工作的持续开展,且生物质燃烧后所形成的焦渣不方便排出,对后续燃烧工作形成障碍,燃烧中所产生焦油容易残留在装置内壁,影响后续使用,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限制了整体的工作流畅性,同时整体不借助外部辅助工具,无法实现高效焚烧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换热结构的生物质燃烧水凝焦油气化装置,解决了现有燃烧设备直接将燃烧所产生废气排出,容易对自然生态造成较大的污染影响,破坏生态环境,阻碍环保工作持续开展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换热结构的生物质燃烧水凝焦油气化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的边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板,所述支撑座的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燃烧气化炉,所述固定支板外部边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方形槽,所述燃烧气化炉的底部穿过支撑座固定连接有焦渣通道,所述燃烧气化炉外部上端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燃烧气化炉外部边侧的中间位置横向开设有鼓风接口,所述燃烧气化炉外部边侧的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燃烧承载机构,所述燃烧气化炉外部边侧的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夹套冷却水箱,所述燃烧气化炉外部上端的边侧位置倾斜开设有出气口,所述方形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焦油通道,所述焦渣通道的底部预设有排渣口,所述焦渣通道的外部边侧固定安装有炉篱网,所述焦油通道穿过方形槽与焦渣通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燃烧承载机构的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燃烧驱动机构,所述燃烧承载机构穿过燃烧气化炉内部固定安装有等离子体火炬,所述夹套冷却水箱外部边侧预设有冷却水进口,所述夹套冷却水箱外部上端的边侧位置开设有蒸汽出口,所述夹套冷却水箱的内部内壁固定安装有保温层,所述排渣口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排渣阀,所述焦油通道的外部上端固定安装有冷凝器,所述焦油通道的外部边侧固定安装有自吸泵,所述焦油通道底部的边侧位置预设有排液口,所述蒸汽出口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安全阀,所述冷凝器与夹套冷却水箱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冷凝器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冷凝管,所述排液口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排液阀,所述连通管的外部活动安装有止流阀。
优选的,所述燃烧气化炉整体为上端呈梯台状下端为长方体的中空炉体结构,并均采用金属不锈钢材质,且固定支板与支撑座整体为相互之间无缝连接的一体式结构,所述焦渣通道整体在燃烧气化炉底部呈与其内部之间相互连通的中空方形管道结构。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穿过燃烧气化炉内部,并与燃烧气化炉内部之间相互连通,且出气口在燃烧气化炉外部上端的两侧位置对称倾斜开设有规格相同的两个,并与燃烧气化炉内部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方形槽在固定支板外部边侧所开设的槽内规格与焦油通道的外部规格之间相互匹配,且焦油通道整体为与焦渣通道内部之间相互连通的中孔方形管道结构,所述鼓风接口在燃烧气化炉外部四侧的中间位置对称开设有规格相同的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0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