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高效消除氰化氢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6156.7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伊志豪;李吉刚;周添;卫寿平;杨育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3/83;B01J23/89;B01J23/34;B01J35/02;B01J37/03;B01J37/08;B01J37/10;B01D53/54;B01D53/8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俊华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效 消除 氰化氢 催化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效消除氰化氢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具有优异存储释放氧性能的CeOsubgt;2/subgt;上负载金属氧化物时,CeOsubgt;2/subgt;与所负载金属氧化物之间的有效作用,加之采用水热法和沉积沉淀法分别合成了CeOsubgt;2/subgt;载体及Cusubgt;8/subgt;Mnsubgt;2/subgt;/CeOsubgt;2/subgt;催化材料。通过上述该制备方法获得的成品在30~150℃对HCN具有更强的低温催化活性,而且通过水热法制备出了具有花球状特殊形貌的氧化铈材料,相较于传统的氧化铈,花球状氧化铈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覆盖有更多的氧空位,利于提高Cu、Mn等金属氧化物的分散度。通过一系列表征等检验手段对催化材料物化性质进行分析后,可知Cusubgt;8/subgt;Mnsubgt;2/subgt;/CeOsubgt;2/subgt;对HCN气体的防护性能和催化消除效果,能够提供高效防护HCN手段及减少HCN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及其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效消除氰化氢的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氰化工品的加工使用、电弧电炉尾气的排放、以煤为代表的化石燃料的燃烧、生物质的高温分解以及选择性还原法脱NOx等过程均会导致HCN的产生。
HCN,沸点低、挥发度大、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低浓度的HCN即可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当无防护的人群暴露于0.02%浓度下数小时会轻度中毒,在0.05%浓度下滞留超过一小时会因身心失调引发生命危险。当空气中HCN浓度达到0.3%时,可快速致死。由于HCN的蒸气压高,挥发度大,传统的防护材料对其难以发挥理想的效果。
对于HCN气体的消除方法有吸收法、燃烧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催化水解法等。吸收法是工业上应用的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将HCN气体通入碱性溶液中,后续需对含CN-溶液进行二次处理。吸附法通常选用分子筛、活性炭等廉价易得的材料作为吸附剂,对HCN进行吸附消除,然而此方法对HCN气体的吸附受材料吸附能力的限制,且无法对HCN气体实现深度净化。燃烧法通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才可以实现对HCN气体的消除,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经济成本高。催化氧化法和催化水解法主要针对低浓度HCN气体的净化,具有能耗低,效果好的特点,相比于催化燃烧法,反应温度低于300℃即可使HCN的消除率达到90%以上。催化氧化和催化水解法消除HCN气体的原理如下式所示:
4HCN+5O2→4CO2+2N2+2H2O
HCN+H2O→NH3+CO
相关技术中考察了多种催化剂材料对浓度为50ppm的HCN的消除性能,TiO2充当催化剂载体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水解活性,常被用作水解催化剂的Al2O3,对HCN的消除效果只有TiO2的一半。发现了La1Cuy9/TiO2对HCN具有最好的消除性能,可以实现对100ppm的HCN100%的消除。La的掺入,提高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同时提高催化剂表面在低温时的酸性位点数量,使得催化剂表面对NH3的吸附性能增强,有利于SCR反应消除水解副产物NH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