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电力智能终端调试运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6174.5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林;程力涵;杜东威;邱荣发;严强;于宙宙;李超;钱彬;马鹏;王翔;梅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深瑞汇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力 智能 终端 调试 维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力智能终端调试运维系统,该系统由手持运维终端、便携式测试仪、便携式移动电源三大组成部分,其中手持运维终端是基于安卓系统平台开发的便携式手持工业级终端设备,是一款综合性极强的低压电力移动作业终端设备。便携式测试仪是一款专为电力智能终端,尤其是配网自动化终端调试运维而开发的专用测试工具,能够实现对配电自动化终端(FTU、DTU、智能配变终端、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三遥功能、保护和逻辑功能、故障告警等多个功能项目的全自动测试。便携式移动电源采用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做为储能备用,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为各类应急场景提供可靠的供电保障。三个组成部分协同配合组成便携式电力智能终端调试运维系统,可广泛适用于电力智能终端的厂内调试、出厂检验、仓库验收、现场安装调试、投运后维护等全过程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智能终端的调试运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配电自动化终端(FTU、DTU、智能配变终端、台区智能融合终端)的厂内调试、出厂检验、仓库验收、现场安装调试、投运后维护等全过程作业。
背景技术
随着配网自动化的快速发展,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占有率迅速增长,外加上配网设备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给配网自动化终端的运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是目前配电自动化终端在用户现场安装调试、运维等面临如下问题:1)运维工具不统一;2)运维接口不统一;3)运维协议不标准;4)运维安全未考虑;5)本地维护无法和远程主站联动,运维过程不可视。
另外,针对新时期电网形态的变化,社会需求的变更,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电网面临着能源转型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需求。如何增强电网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设备的广泛互联,实现智能化、精细化运维,是带来电网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实践。
基于此需求,为了提高配电网建设和运维效率,迫切需要一款采用统一运维接口、标准运维协议、安全防护方案的新型调试运维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存电力智能终端,尤其是配网自动化终端的统一运维、安全运维、便捷运维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电力智能终端调试运维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电力智能终端调试运维系统包括手持运维终端、便携式测试仪、便携式移动电源三大组成部分。手持运维终端作为核心主控设备,负责调试人员与被维护设备之间的人机交互。便携式测试仪作为被控制设备,接收手持运维终端的指令下发,并按指令要求输出测试案例至被维护的电力智能终端。便携式移动电源作为辅助电源,在无其他外界电源的情况下,为便携式测试仪和电力智能终端设备提供工作电源。
手持运维终端采用ARM多核处理器Android操作系统,软件APP设计,以软件定义方式支撑业务功能实现及灵活扩展,集成无线远程通信、蓝牙、WIFI、红外、高频RFID、二维码扫描、图像采集、北斗/GPS定位、USB、以太网、本地串口等智能化组件,实现硬件平台化和模块化,满足智能化运维的硬件需求。配置大容量锂电池,实现超长续航和待机,总重量不超过1kg,采用高密性结构设计,具有优越的防水、防尘及抗跌落性能,满足户内外电力作业的场景需求。手持运维终端采用无线远程通信模块接入主站平台,实现本地运维与主站的实时联动和智能协同;通过有线串口或无线蓝牙方式与被运维设备建立通信,采用IEC101标准通信规约,基于安全认证防护方案,实现被维护设备的运行信息读取、历史文件调阅、定值参数查询、定值参数设置、对时、软件升级等功能;采用WIFI无线与便携式测试仪进行通信,并交互控制指令;基于二维码扫描、RFID实现被运维设备信息台账的录入;基于北斗/GPS定位实现运维地理位置的精确定位和远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深瑞汇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深瑞汇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