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镜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6265.9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镜头 | ||
一种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二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三透镜、一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五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六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七透镜、一具有负屈光度的第八透镜、一具有屈光度的第九透镜及一具有屈光度的第十透镜。光学镜头满足以下至少一条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整体呈现负屈光度;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整体呈现负屈光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整体呈现正屈光度;及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整体呈现正屈光度。本发明所提供的光学镜头可具有低色散、低畸变及小体积等特性,并于低背景光或夜间环境中获得极佳的摄像成效,进而实现日夜共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镜头,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低色散、低畸变及小体积的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户外型图像获取装置的兴起,对于即使长时间在户外也能有稳定成像质量的光学镜头的需求亦大幅提升。然而,多数的图像获取装置并无法克服因环境介质的折射率改变而导致的成像质量的降低;另一方面,多数的图像获取装置在低背景光或夜间摄影的环境中,总是通过拉长感光时间及/或提高感光度的方式来提高图像的亮度,导致在昏暗环境下拍摄的图像存在过多的噪声,不但无法取得良好的摄像成果,也让使用者无法将美好的回忆保留下来。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光学镜头,可同时满足低色散、低畸变及小体积的要求之外,还能达到在低光源的环境下也能获得与正常光源无异的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其具有低色散、低畸变及小体积等特性,并于低背景光或夜间环境中获得极佳的摄像成效,进而实现日夜共焦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屈光度的第一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二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八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九透镜及具有屈光度的第十透镜。光学镜头满足以下至少一条件: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及第三透镜整体呈现负屈光度;第五透镜及第六透镜整体呈现负屈光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及第七透镜整体呈现正屈光度;及第九透镜及第十透镜整体呈现正屈光度。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五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六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八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九透镜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十透镜。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五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六透镜、具有屈光度的第七透镜、具有负屈光度的第八透镜、具有正屈光度的第九透镜及具有正屈光度的第十透镜。光学镜头满足以下其中一条件: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构成一具有负屈光度的胶合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构成一具有正屈光度的胶合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构成一具有负屈光度的胶合透镜;及第七透镜与第八透镜构成一具有正屈光度的胶合透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示意图。
图3A列示图1中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参数的一实施例。
图3B列示图1中的光学镜头一实施例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数学式系数。
图4A列示图2中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参数之一实施例。
图4B列示图2中的光学镜头一实施例的非球面透镜的非球面数学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62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自动化测试探针夹具
- 下一篇:一种球磨机制干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