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遗传性原发不孕的致病突变及其检测试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07067.4 申请日: 2020-11-03
公开(公告)号: CN112226440B 公开(公告)日: 2021-07-09
发明(设计)人: 霍然;凌秀凤;曹琦琦;赵纯;王丛静;张军强;张笑兰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医科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5/12 分类号: C12N15/12;C12Q1/6883;G01N33/68;G01N33/53
代理公司: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代理人: 吕鹏涛
地址: 211166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遗传性 不孕 致病 突变 及其 检测 试剂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遗传性原发不孕的致病突变及其检测试剂。一种导致遗传性原发不孕的突变的NLRP5基因,所述的突变为纯合的移码突变NLRP5 c.2945delT p.Leu982fs。检测本发明所述的突变的NLRP5基因或本发明所述的突变的NLRP5蛋白的试剂在制备女性原发不孕的辅助诊断试剂或检测设备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重要母源致病基因NLRP5的新致病位点,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遗传性原发不孕的致病突变及其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不孕不育已成为现代社会常见病,WHO数据表明不孕不育现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国家计生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近年已攀升至12%-15%,其中女性患者人数已超2500万,因此探究女性不孕症病因已显得尤为迫切。辅助生殖技术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不孕症治疗手段,但是临床上仍然有部分不孕症病例既没有找到病因也没有找到有效的医治方法,有相当部分的女性患者不断经历着反复的ART周期失败,她们的共同特点为早期胚胎发育障碍。这一临床表型背后的遗传学因素及机制一直未知。因此,发现、鉴定可能的遗传因素对临床诊治尤为重要。

早期胚胎发育障碍以早期胚胎停滞在卵裂期不能发育至囊胚为特征的生殖障碍,其致病机制研究多借助于动物模型,人类的致病基因及遗传模式鲜有报道。研究早期胚胎发育障碍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其引起的女性原发性不孕症进行分子诊断。鉴于人类胚胎发育障碍所致不孕相关研究尚有空缺,发现胚胎发育障碍全新的致病基因及位点的研究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能够高效的针对大量基因的遗传信息进行捕获,是寻找复杂遗传性疾病致病基因及其突变最有效的方法,具有传统技术所不可及的优势。

NL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5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长臂19q13.43位置,该基因含有15个外显子,其编码的NLRP5蛋白是一种含有1200个氨基酸的卵母细胞特异性表达蛋白。目前有研究报道NLRP5是重要的母源性蛋白,对于小鼠及人类早期胚胎发育、生命个体起始至关重要,但其致病突变位点仍有待进一步确认。

遗传所致的原发性不孕严重危害了国民的生殖健康。挖掘其新致病突变有利于进一步探索遗传性原发性不孕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是充分利用我国的生殖遗传病资源,造福不孕不育患者的现实需要,是基因组时代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专利旨在探索原发性不孕的遗传学病因,从而帮助了解发病机制、辅助临床诊断、产前诊断和转基因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障碍,提供一种遗传性原发不孕的致病突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致病突变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该致病突变的检测试剂。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导致遗传性原发不孕的突变的NLRP5基因,所述的突变为纯合的移码突变NLRP5c.2945delT p.Leu982fs;野生型NLRP5基因在Ensemble数据库中的基因编号为:ENSG00000171487,NLRP5基因的突变在物理位置在第11外显子,为56552446的碱基T缺失,后续序列造成移码突变,其他部分与野生型相同。

本发明所述的突变的NLRP5基因编码的突变的NLRP5蛋白,其特征在于野生型NLRP5蛋白在Ensemble数据库中的基因转录本编号为ENST00000390649.3,突变的NLRP5蛋白在第982号氨基酸移码突变,在翻译2个新的氨基酸后遇到终止密码子,蛋白质终止翻译,蛋白质序列截短,且突变后本来编码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LRR的外显子不再编码蛋白,其他部分与野生型相同。

本发明所述的突变的NLRP5基因或本发明所述的突变的NLRP5蛋白作为检测靶点在制备女性原发不孕的辅助诊断试剂或检测设备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未经南京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70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