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凝汽源热泵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7380.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侴雨宏 |
主分类号: | F22B1/00 | 分类号: | F22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清河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汽源热泵 驱动 蒸汽 发生器 | ||
1.一种凝汽源热泵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其由凝汽源干式蒸发器(1);凝汽进口(1-1);凝汽挡板(1-2);水平凝汽管簇(1-3);凝水出口(1-4);两相热泵工质进口(1-5);气态热泵工质出口(1-6);不凝气排出口(1-7);凝水过滤器(1-8);凝水泵(1-9);凝水止回阀(1-10);真空泵(1-11);导流腔(1-12);凝汽(2);凝水(2-1);压缩机(3);压缩机回油口(3-1);吸气关断阀(3-2);排气关断阀(3-3);排气止回阀(3-4);吸气压力传感器(3-5);吸气温度传感器(3-6);吸气视镜(3-7);喷液电磁阀(3-8);喷液膨胀阀(3-9);喷液视镜(3-10);喷液角阀(3-11);冷凝器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4);循环水进口(4-1);布液器(4-2);降膜蒸发管簇(4-3);水蒸汽出口(4-4);气态热泵工质进口(4-5);液态热泵工质出口(4-6);循环水出口(4-7);循环水过滤器(4-8);循环水提升泵(4-9);循环水止回阀(4-10);补水口(4-11);补水箱(4-12);补水过滤器(4-13);补水泵(4-14);补水止回阀(4-15);分离腔(4-16);汽水分离器(4-17);循环水位开关(4-18);补水(4-19);折流板(4-20);膨胀阀(5);干燥过滤器(5-1);热泵工质截止阀(5-2);蒸发器视液镜(5-3);蒸发器电磁阀(5-4);油冷电磁阀(5-5);油冷膨胀阀(5-6);油冷截止阀(5-7);油冷视液镜(5-8);油分离器(6);油加热器(6-1);油位开关(6-2);油温开关(6-3);压力维持阀(6-4);油冷却器(7);油过滤器(7-1);油止回阀(7-2);油电磁阀(7-3);油截止阀(7-4);油视液镜(7-5);热泵工质(8);水蒸汽压缩机(9);高压水蒸汽(10);中压水蒸汽(11)组成,其特征在于:凝汽源干式蒸发器(1)管程上部一侧的气态热泵工质出口(1-6)通过管道连接压缩机(3)、油分离器(6)、气态热泵工质进口(4-5)、冷凝器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4)壳程、液态热泵工质出口(4-6)、膨胀阀(5)、凝汽源干式蒸发器(1)管程下部一侧的两相热泵工质进口(1-5),组成热泵循环回路;热泵工质截止阀(5-2)通过管道连接干燥过滤器(5-1)、热泵工质截止阀(5-2)、三通、蒸发器电磁阀(5-4)、并联的膨胀阀(5)与热泵工质截止阀(5-2)、蒸发器视液镜(5-3)、热泵工质截止阀(5-2)、两相热泵工质进口(1-5),组成热泵工质节流连接回路;凝汽源干式蒸发器(1)壳程顶部的凝汽进口(1-1)及其凝汽挡板(1-2)、中部的水平凝汽管簇(1-3)外侧、底部的凝水出口(1-4)通过管道所连接的凝水过滤器(1-8)、凝水泵(1-9)、凝水止回阀(1-10),以生成和排放水平凝汽管簇(1-3)外侧的凝水(2-1),组成凝结和排放回路;凝汽源干式蒸发器(1)管程下部一侧的两相热泵工质进口(1-5)、两端导流腔(1-12)、中部的水平凝汽管簇(1-3)内侧、管程上部一侧的气态热泵工质出口(1-6),组成热泵工质管内干式蒸发取热回路;由吸气压力传感器(3-5)和吸气温度传感器(3-6)的信号闭环控制膨胀阀(5)的开度,而膨胀阀(5)与热泵工质截止阀(5-2)相互并联,再通过管道连接蒸发器视液镜(5-3)、热泵工质截止阀(5-2)、凝汽源干式蒸发器(1)管程下部一侧的两相热泵工质进口(1-5),组成热泵工质节流控制回路;气态热泵工质进口(4-5)、冷凝器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4)壳程中部的降膜蒸发管簇(4-3)外侧与折流板(4-20)所形成的通道、液态热泵工质出口(4-6),组成热泵工质冷凝放热回路;冷凝器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4)管程底部的循环水出口(4-7)通过管道连接循环水过滤器(4-8)、循环水提升泵(4-9)、循环水止回阀(4-10)、循环水进口(4-1)、多层布液器(4-2)、管程中部的降膜蒸发管簇(4-3)内侧、下部的分离腔(4-16),组成管内降膜取热蒸发回路;冷凝器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4)管程下部内壁设置循环水位开关(4-18),由其水位信号闭环控制补水泵(4-14)的启停,而补水箱(4-12)的底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补水过滤器(4-13)、补水泵(4-14)、补水止回阀(4-15)、冷凝器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4)管程下部的补水口(4-11),以补充补水(4-19),组成补水控制回路;冷凝器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4)管程下部由降膜取热而蒸发出来的常压水蒸汽,先经分离腔(4-16)、水蒸汽出口(4-4)、汽水分离器(4-17)的二级分离,再由管道连接至水蒸汽压缩机(9)的低压吸入口,组成常压水蒸汽输出回路;凝汽源干式蒸发器(1)壳程顶部的不凝气排出口(1-7)通过管道连接真空泵(1-11)的进气口,组成不凝气排出回路;油分离器(6)的底部出油口通过管道连接油截止阀(7-4)、油冷却器(7)的油侧、油过滤器(7-1)、油止回阀(7-2)、油电磁阀(7-3)、油截止阀(7-4)、油视液镜(7-5)、压缩机回油口(3-1),组成油冷却回路;热泵工质截止阀(5-2)通过管道连接干燥过滤器(5-1)、热泵工质截止阀(5-2)、三通、油冷截止阀(5-7)、三通、油冷电磁阀(5-5)、油冷膨胀阀(5-6)、油冷截止阀(5-7)、油冷却器(7)热泵工质侧、油冷视液镜(5-8)、油冷截止阀(5-7)、三通,组成热泵工质冷却油回路;油冷截止阀(5-7)通过管道连接三通、喷液电磁阀(3-8)、喷液膨胀阀(3-9)、喷液视镜(3-10)、喷液角阀(3-11)、三通、吸气关断阀(3-2)、三通、压缩机(3)吸入口,组成热泵工质喷液冷却电机回路;压缩机(3)的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排气关断阀(3-3)、排气止回阀(3-4),组成压缩机排气控制回路;油位开关(6-2)和油温开关(6-3)通过信号控制油分离器(6)底部油加热器(6-1)的启停,组成油加热器控制回路;油分离器(6)的顶部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压力维持阀(6-4)、三通、压缩机(3)的吸气口,组成压缩机排压压力控制回路;压缩机(3)的吸气口通过管道连接吸气视镜(3-7),组成压缩机吸气状态监视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侴雨宏,未经侴雨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738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车操作工具
- 下一篇:一种塑料果框海草自搅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