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7803.6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1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伍爱萍;赖嘉涛;马菁菁;李雪梅;范维全;林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G01D18/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仪表 故障 诊断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组合仪表运行时,记录所述组合仪表出现的异常信息;
获取预设设计规则,根据所述预设设计规则对所述异常信息进行编译,生成异常编码;
获取预设诊断码,将所述异常编码与预设诊断码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异常信息进行定位,以获得所述组合仪表的故障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设计规则,根据所述预设设计规则对所述异常信息进行编译,生成异常编码,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设计规则,定义统一数据编码格式;
根据所述统一数据编码格式,对所述异常信息进行编译,获得编译后的编码数据;
将所述编译后的编码数据进行遍历组合,获得对应的异常编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编译后的编码数据进行遍历组合,获得对应的异常编码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对应的异常编码存储至内嵌式存储器中,获得存储在内嵌式存储器的异常编码;
通过数据接口将所述存储在内嵌式存储器中的异常编码导出至预设导出设备,以使所述预设导出设备将导出后的异常编码与预设诊断码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异常信息进行定位,以获得所述组合仪表的故障范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数据接口将所述存储在内嵌式存储器中的异常编码导出至预设导出设备,包括:
判断是否与预设导出设备建立连接;
当与所述预设导出设备连接成功时,获取仪表诊断码导出识别程序,以使所述仪表诊断码导出识别程序通过所述数据接口将所述存储在内嵌式存储器中的异常编码导出至预设导出设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与预设导出设备连接成功后,以使所述仪表诊断码导出识别程序可通过所述数据接口导出至预设导出设备中,获得导出后的异常编码,包括:
当与预设导出设备连接成功后,接收所述预设导出设备发送诊断码导出信息数据包;
对所述信息数据包进行循环冗余校验;
在校验成功时,获取仪表诊断码导出识别程序,以使所述仪表诊断码导出识别程序通过所述数据接口将所述存储在内嵌式存储器中的异常编码导出至预设导出设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信息数据包进行循环冗余校验,包括:
将所述信息数据包进行第一次循环冗余校验,获得第一次校验成功后的信息数据包;
根据所述第一次校验成功后的信息数据包,获得通用端口的状态;
将所述第一次校验成功后的信息数据包按照预设字节进行封装,获得预设字节数据;
根据所述通用端口的状态,对所述预设字节数据进行第二次循环冗余校验。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设诊断码,将所述异常编码与预设诊断码进行比对,根据所述比对结果对所述异常信息进行定位,以获得所述组合仪表的故障范围,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编码,获得所述异常编码对应的编号;
将所述异常编码与预设诊断码进行比对,获得异常编码与预设诊断码的比对结果;
根据异常编码与预设诊断码的比对结果和所述异常编码对应的编号,获得所述异常信息产生的位置信息,将所述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组合仪表的故障范围。
8.一种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仪表故障的诊断装置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当组合仪表运行时,记录组合仪表出现的异常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设计规则,根据所述预设设计规则对异常信息进行编译,生成异常编码;
定位模块,用于获取预设诊断码,将所述异常编码与预设诊断码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对所述异常信息进行定位,以获得所述组合仪表的故障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78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