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件生产用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8337.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戈应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含山县龙宇铸件厂 |
主分类号: | B22C9/06 | 分类号: | B22C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8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生产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件生产用模具,包括静模与动模,动模位于静模一侧内,动模与静模合围形成模腔,动模一侧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出气孔,出气孔另一端开口延伸至模腔的边角部内,出气孔内部靠近模腔一端嵌入有安装筒,安装筒内壁靠近模腔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环,安装筒远离模腔一端嵌入有固定块,固定块一侧分别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通孔以及第一导槽,第一导槽位于固定块中间,通孔位于第一导槽外侧,挡环与固定块之间设有挡片,挡片一侧紧贴挡环一侧,挡片另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杆,第一导杆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挡片与固定块之间,第一导杆一端贯穿第一导槽;通过在挡环与固定块之间加装挡片,有助于提升铸件的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铸件生产用模具。
背景技术
在铸件生产过程中,铸件生产采用注入金属液体,通过上下加压方式注入到模腔内,形成的锻件尺寸模腔尺寸形状一样,为了减少锻件的飞边,对模腔的密封性能有很好的要求,当加工异型铸件时,金属液体挤压模腔内空气,使得模腔内部的空气无法排出,气体对金属液体形成阻力,容易形成残次品的铸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铸件生产用模具,能解决当加工异型铸件时,金属液体挤压模腔内空气,使得模腔内部的空气无法排出,气体对金属液体形成阻力,容易形成残次品的铸件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铸件生产用模具,包括静模与动模,所述动模位于静模一侧内,所述动模与静模合围形成模腔,所述动模一侧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另一端开口延伸至模腔的边角部内,所述出气孔内部靠近模腔一端嵌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壁靠近模腔一端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安装筒远离模腔一端嵌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分别开设有与其相互贯通的通孔以及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位于固定块中间,所述通孔位于第一导槽外侧,所述挡环与固定块之间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一侧紧贴挡环一侧,所述挡片另一侧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外侧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挡片与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导杆一端贯穿第一导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槽内壁等距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紧贴第一导杆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片靠近靠近挡环一侧表面以及挡环靠近挡片一侧表面均为光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片表面以及挡环内壁均涂有一层蜡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模靠近动模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杆,所述动模一侧开设有与第二导杆相适配的第二导槽,所述第二导杆贯穿第二导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片外侧等距连接有导块,所述安装筒内壁开设有与导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导块在滑槽内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块外侧转动连接有导轮,所述导块通过导轮在滑槽内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模远离动模一侧设有弹簧座,所述静模一侧开设有与弹簧座一端相适配的连接腔,所述连接腔将弹簧座一端限制连接腔内滑动,所述弹簧座外侧还套设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弹簧座与静模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挡环与固定块之间加装挡片,当金属液体进入模腔内,对模腔内空气进行压缩时,由被压缩的空气对挡片施压,挡片受压向固定块一侧移动,挡片离开挡环,模腔内的空气从其连接处缝隙排出,同时由挡片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在模腔内空气排完之后,挡片在复位弹簧弹性作用复位,再次与挡环与挡片紧密接触,完成对模腔内空气的排空,有助于提升铸件的良品率,同时避免金属液体流入出气孔内,对其造成堵塞,方便模具连续加工铸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含山县龙宇铸件厂,未经含山县龙宇铸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3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