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外高压电线缠绕塑料垃圾定时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8577.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6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樊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建德睿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6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高压 电线 缠绕 塑料 垃圾 定时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外高压电线缠绕塑料垃圾定时清理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后方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机壳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移动通孔,所述移动通孔内设有塑料袋熔断机构,所述塑料袋熔断机构包括设在所述移动通孔上下两腔壁内且与之连通的电热块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在工作时,可沿着高压电线进行往复运动,在该过程中可探测高压电线上是否有塑料带等影响高压电正常工作等垃圾缠绕,检测到有垃圾缠绕时就会进行热熔丝对其双向烧断,同时将其吸入垃圾的存储的腔内压缩后排出,该装置达到了在野外高空可排除塑料漂浮物对高压电线的影响,安全有效且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电领域,具体为一种野外高压电线缠绕塑料垃圾定时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下电力已遍布我国的每一寸国土,经过我国基建的努力,电线铺设在国家每一处,在铺设电线的时候,为了保护人和电线的安全,经常会使用高铁架,用来将电线架在高空。
但是有时会出现漂走的垃圾塑料薄膜、塑料带、气球、风筝等垃圾缠绕,从而使这些垃圾在下雨天时积水,使两根电线短路的危险,通常需要及时清理,但是在偏远的野外很难及时的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高压电线缠绕塑料垃圾定时清理装置,克服野外高压电线上的飘落塑料垃圾无法清理,在下雨天会导致短路的问题,在工作时,可沿着高压电线进行往复运动,在该过程中可探测高压电线上是否有塑料带等影响高压电正常工作等垃圾缠绕,检测到有垃圾缠绕时就会进行热熔丝对其双向烧断,同时将其吸入垃圾的存储的腔内压缩后排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野外高压电线缠绕塑料垃圾定时清理装置,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后方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机壳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移动通孔,所述移动通孔内设有塑料袋熔断机构,所述塑料袋熔断机构包括设在所述移动通孔上下两腔壁内且与之连通的电热块腔,所述电热块腔内设有下端伸入所述移动通孔内的电热块,所述电热块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电热块弹簧,所述电热块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电热块腔上腔壁上,两个所述电热块上端面上还固定连接有电热块拉绳,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在所述机壳上方左右两端的且开口向外的转换控制腔,所述转换控制腔内均设有伸出腔的转换控制块,所述转换控制块与所述转换控制腔腔壁摩擦接触,所述转换控制块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正传拉绳,所述正传拉绳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换控制腔左腔壁上,右方所述转换控制块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正传拉绳,左方所述转换控制块左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检测逆转拉绳,所述机壳下方设有向下开口的转换滑移齿轮腔,所述转换滑移齿轮腔内设有下端伸出腔的检测体,所述检测体上端固定连接有转换齿轮,所述检测体右端设有光接收器,所述检测体右端面上设有光发射器,所述检测体内设有开口向下的垃圾存储腔,所述垃圾存储腔内滑动连接有压缩板,所述压缩板右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压缩板弹簧,所述压缩板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垃圾存储腔左腔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板下端面上固定连接有落料板拉绳,所述垃圾存储腔下腔壁上固定有落料板销,所述落料板销左端转动连接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落料板拉绳,所述落料板销内固定连接有落料板扭簧,所述落料板扭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落料板上,所述垃圾存储腔上腔壁内设有与之连通的吸入道,所述垃圾存储腔右方上腔壁内还设有气泵,所述移动通孔下腔壁内还设有与之连通的吸收转换槽,所述吸收转换槽内设有与所述检测体固定连接的塑料带收集体,所述塑料带收集体右端面上还设有塑料带收口,所述塑料带收口与所述吸入道连通,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在所述驱动腔下方且与之连通的熔断动力腔,所述熔断动力腔下方设有与所述移动通孔连通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下腔壁连通有所述转换滑移齿轮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建德睿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建德睿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5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