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发电输出过载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8678.0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6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马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百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9/44 | 分类号: | H02P9/44;H02M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氦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4 | 代理人: | 李明;袁媛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发电 输出 过载 保护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输出过载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保护装置、输入连接线、输出连接线、分流连接线和调节器,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分流器、输出稳压器、输出变压器、分流稳压器和分流变压器,所述分流器、输出稳压器、输出变压器、分流稳压器和分流变压器均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输入连接线输出连接分流器,所述分流稳压器和输出稳压器分别输出连接分流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所述输出变压器和分流变压器分别通过分流连接线和输出连接线输出连接调节器,本申请文件中,通过采用电压分流的方式,并通过定时器时分流的电压再次的输出到输出线路上,减少电力损耗,同时防止了线路输出电压过载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风力发电输出过载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因为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电风力发电机组进行发电时,都要保证输出电频率恒定。这无论对于风机并网发电还是风光互补发电都非常必要。要保证风电的频率恒定,一种方式就是保证发电机的恒定转速,即恒速恒频的运行方式,因为发电机由风力机经过传动装置进行驱动运转,所以这种方式无疑要恒定风力机的转速,这种方式会影响到风能的转换效率;另一种方式就是发电机转速随风速变化,通过其它的手段保证输出电能的频率恒定,即变速恒频运行。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跟叶尖速比(叶轮尖的线速与风速的比值)有关,存在某一确定的叶尖速比,使Cp达到最大值。因此,在变速恒频运行方式下,风力机和发电机的转速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不影响输出电能的频率。因此风力发电机组经常用变速恒频法保证输出频率恒定。
以上的方法使风力发电的输出频率恒定,但是并不能保证其输出电压始终处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可承受范围内,这就造成当风力过大时,输出的频率呈稳定的状态输出,但是其输出电压增加,容易造成超出发电机组的电压承受范围,造成过载的情况发生,时间过长就会在造成极其损坏的情况发生,不利于使用。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风力发电机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输出过载保护装置及使用方法,能够有效的防止输出电压过大造成电机设备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输出过载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装置、输入连接线、输出连接线、分流连接线和调节器,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壳体、分流器、输出稳压器、输出变压器、分流稳压器和分流变压器,所述分流器、输出稳压器、输出变压器、分流稳压器和分流变压器均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输入连接线输出连接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输出连接分流稳压器和输出稳压器,所述分流稳压器和输出稳压器分别输出连接分流变压器和输出变压器,所述输出变压器和分流变压器分别通过分流连接线和输出连接线输出连接调节器;
所述分流器包括控制器、分流开关、欠压保护系统、缺相保护系统和相序保护系统组成,所述分流开关的分流方式如下:
当分流开关打开时,分流开关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输出连接输出稳压器和分流稳压器;
当分流开关关闭时,分流开关的两个输出端中,与输出稳压器连接的线路呈连接状态,与分流稳压器连接的线路呈关闭状态,且输出到输出稳压器的电压为满载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百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百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