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级优质压铸模具钢锻造模块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08905.X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2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国忠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B21J5/00;C21D1/18;C21D1/32;C21D9/00;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孙宇宏 |
地址: | 523690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级 优质 压铸 模具钢 锻造 模块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特级优质压铸模具钢锻造模块制造工艺,目的在于解决特级H13钢厚度大于250mm锻造模块的非金属夹杂物、横截面心部带状偏析组织、横截面心部退火显微组织和横截面心部冲击韧性达标问题。本发明优化设计化学成分,提高钢材纯洁度和冲击性能;采用低偏析冶炼控制技术,降低钢锭内部化学成分偏析;电渣锭锻造前高温均匀化扩散技术,改善大型钢锭的偏析问题;利用三维锻造法、不对称变形锻造法和锻后淬水细化热处理,改善提高钢材截面心部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生产的锻造模块,钢的纯洁度较好,横截面心部的带状偏析组织合格、退火显微组织合格级别AS3和AS4级、冲击韧性10mm×10mm开V口试样冲击韧性值(J)12.3‑15.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压铸模具钢锻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级优质压铸模具钢锻造模块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模具钢是特殊的合金钢,常用模具钢一般按照用途和工作条件分为三大类,即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热作模具钢主要用于制造对高温状态的金属进行热成形的模具,如压铸模具、热挤压模具等。压铸模具作为一种金属零件接近最后形状尺寸的精密成形模具,在高速发展的汽车、机械、电子等重要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每年需要压铸模具数十万吨,价值数十亿元。汽车轻量化就要大量采用铝合金、镁合金压铸件,中国汽车业使用压铸件约占65%的市场份额,在发达国家高到80%以上。压铸模具常因热疲劳和整体断裂而失效,如何提高压铸模具的使用寿命,历来是业界所关注的问题。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引进由美国开发的国外通用热作模具钢H13(我国钢号为4Cr5MoSiV1),该钢以其高的淬透性、淬硬性、强韧性和热疲劳抗力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用于制作压铸模具、热挤压模具等,是当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热作模具钢。
国际上公认的NADCA#207-2003(北美压铸模协会)标准对H13钢的组织和横向冲击性能提出明确的高要求,分为优质级和特级H13钢,特级H13钢是国际公认最高标准品质的H13热作模具钢。NADCA#207-2003(北美压铸模协会)标准中特级H13钢具体技术指标:非金属夹杂物,A类硫化物型和C类硅酸盐型不大于0.5级,B类氧化铝型和D类球状氧化物型不大于1.0级;横截面心部带状偏析组织按NADCA#207-2003标准评级,符合可接受标准要求合格级别;横截面心部退火显微组织按NADCA#207-2003标准评级,符合可接受标准要求合格级别AS1-AS9级;横截面心部冲击韧性按照NADCA#207-2003标准取样,10mm×10mm开V口试样冲击韧性值(J):平均冲击功不小于13.56J,单个最小不小于10.85J。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特级优质H13钢锻制模块,最大尺寸规格一般为厚度不大于250mm,该钢市场价格较高,一般为42000元/吨以上。制造厚度大于250mm特级优质压铸模具钢锻造模块,需采用特殊的工艺控制技术,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厚度大于250mm特级优质压铸模具钢锻造模块非金属夹杂物、横截面心部带状偏析组织、横截面心部退火显微组织和横截面心部冲击韧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特级优质压铸模具钢锻造模块制造工艺,目的在于制造NADCA#207-2003(北美压铸模协会)标准中特级H13钢,非金属夹杂物、横截面心部带状偏析组织、横截面心部退火显微组织和横截面心部冲击韧性达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⑴钢的化学成分(%)控制:碳:0.37~0.42、锰:0.30~0.50、硅:0.90~1.20、硫不大于0.001、磷不大于0.008、铬:5.00~5.50、钼:1.20~1.50、钒:0.90~1.20、氧含量不大于0.0012、氮含量不大于0.0120,其余为铁。
⑵钢采用EAF+LF+VD+ESR方法冶炼,精炼电极棒φ600mm,电渣重熔钢锭:φ750mm。
①采用EAF+LF+VD工艺生产φ600mm电极棒时,LF炉精炼用白渣法,在LF炉加入碳化硅粉,脱气和控制软吹,达到钢水氧含量不大于0.0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国忠,未经林国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9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