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测试仪确保战斗部装药均匀性的壳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8910.0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1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蒋忠亮;许志峰;贾林;张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科信工程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B33/02 | 分类号: | F42B33/02;F42B3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006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红外 光谱 测试仪 确保 战斗 部装药 均匀 壳体 装置 | ||
1.一种利用近红外光谱测试仪确保战斗部装药均匀性的壳体装置,包括壳体(1)、上端盖(2)、下端盖(3)、抛撒装置(4)、固液相混合燃料(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5)、混合室(7)、导管(8);
壳体(1)的形状为第一圆筒体,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为回转体,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内侧面为第一内圆柱面,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上端面为第一上端同心圆环面,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下端面为第一下端同心圆环面;
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垂直于地面,壳体(1)为装填十吨级固液混合材料的外壳体;
上端盖(2)的形状为第二圆板,上端盖(2)的第二圆板为回转体,上端盖(2)的第二圆板上端面为第二上端圆平面,上端盖(2)的第二圆板下端面为第二下端圆平面,上端盖(2)的中心带有第二中心圆孔,上端盖(2)的周边带有十二个周向均布的第二周边圆孔;
上端盖(2)的回转体轴线与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上端盖(2)位于壳体(1)的上端,上端盖(2)的第二圆板直径与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外径相同,上端盖(2)的第二下端圆平面边沿与壳体(1)的第一上端同心圆环面密封连接;
下端盖(3)的形状为第三圆板,下端盖(3)的第三圆板为回转体,下端盖(3)的第三圆板上端面为第三上端圆平面;
下端盖(3)的回转体轴线与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下端盖(3)位于壳体(1)的下端,下端盖(3)的第三圆板直径与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外径相同,下端盖(3)的第三上端圆平面边沿与壳体(1)的第一下端同心圆环面密封连接;
抛撒装置(4)的形状为第四圆柱体,抛撒装置(4)的第四圆柱体为回转体,抛撒装置(4)的第四圆柱体上端面为第四上端圆平面,抛撒装置(4)的第四圆柱体侧面为第四圆柱面,抛撒装置(4)的第四圆柱体下端面为第四下端圆平面;
抛撒装置(4)的回转体轴线与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抛撒装置(4)内部装有炸药,抛撒装置(4)为抛撒十吨级固液混合燃料的能量源,抛撒装置(4)位于壳体(1)内部,抛撒装置(4)的第四圆柱面上端与上端盖(2)的第二中心圆孔密封连接,抛撒装置(4)的第四上端圆平面与上端盖(2)的第二上端圆平面共面,抛撒装置(4)的第四下端圆平面与下端盖(3)的第三上端圆平面接触;
挡板(5)的形状为第五长方形板,挡板(5)的第五长方形板的前面和后面为长方形,挡板(5)的第五长方形板的上端面为第五上端窄长平面,挡板(5)的第五长方形板的下端面为第五下端窄长平面,挡板(5)的第五长方形板的左端面为第五左端窄长平面,挡板(5)的第五长方形板的右端面为第五右端窄长平面,挡板(5)共十二个;
挡板(5)位于壳体(1)内部,十二个挡板(5)围绕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挡板(5)位于上端盖(2)下端,挡板(5)的第五上端窄长平面与上端盖(2)的第二下端圆平面密封连接,上端盖(2)的十二个第二周边圆孔与十二个挡板(5)空间上交错布置,每两个相邻的上端盖(2)的第二周边圆孔之间有一个挡板(5),每两个相邻的挡板(5)之间有一个上端盖(2)的第二周边圆孔,挡板(5)位于下端盖(3)上端,挡板(5)的第五下端窄长平面与下端盖(3)的第三上端圆平面之间有一定间隙,挡板(5)的第五左端窄长平面与抛撒装置(4)的第四圆柱面密封连接,挡板(5)的第五右端窄长平面与壳体(1)的第一内圆柱面密封连接;
固液相混合燃料(6)为十吨级固液相混合材料,在重力作用下固液分层,通过本发明混合均匀;
固液相混合燃料(6)装填在壳体(1)、上端盖(2)、下端盖(3)和抛撒装置(4)组成的封闭空间中,固液相混合燃料(6)被挡板(5)分割为均匀的十二份;
所述壳体装置还包括近红外光谱测试仪,共设置24各测试点,在固液相混合燃料(6)被挡板(5)分割十二份中每份设置两个测试点,每份中的两个测试点分别设置在距上、下三分之一位置处;近红外光谱的扫描波数范围是12500~4000cm-1,扫描次数32次,分辨率8cm-1;每个测试点进行三次平行测试,取三次平行测试值的平均值作为该测试点最终测试值;
混合室(7)的形状为第七空腔圆柱体;
导管(8)的形状为第八圆管,导管(8)的第八圆管为回转体;
导管(8)的回转体轴线与上端盖(2)的回转体轴线平行,导管(8)的第八圆管下端与上端盖(2)的第二周边圆孔中的一个连接,导管(8)的第八圆管上端与混合室(7)连接;
挡板(5)的第五下端窄长平面与下端盖(3)的第三上端圆平面之间的间隙为6~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科信工程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中科信工程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9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