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的织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8940.1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孙芮;董旭烨;梁海先;蔡昭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25/00 | 分类号: | D03D25/00;D03D4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朱继超 |
地址: | 5280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正交 立体 机织 织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织物由沿x轴延伸的经纱、沿y轴延伸的纬纱和沿z轴延伸的Z纱正交而成;设有n层、每层m根所述经纱,所述纬纱采用连续引纬的方式沿z轴逐层捆绑经纱,当z轴上同一列的纬纱引纬结束后打纬,所述Z纱采用连续引入的方式,于每次打纬后引入并穿透底层和顶层的经纱,实现对z轴上同一列纬纱的层间束缚。本发明提出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不仅纬纱每层纬纱捆绑经纱,而且Z纱再对经纱、纬纱进行捆绑,这样织物结构牢固、力学性能更佳。本发明提供的织造方法可根据工艺参数要求进行设计,实现织物参数的可设计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织织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的织造方法。
背景技术
高性能纤维在三维空间多方向连续排布、相互交缠,形成的纤维织物称为立体织物,作为增强体用于制作先进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形状结构及其品质基本决定了复合材料性能。以立体织物作为增强体的复合材料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技术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传统机织增强体是通过层层铺设得到,其仅在经向和纬向对复合材料有纤维增强作用,但是在每层间缺少作用力,容易发生层间分裂,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的织造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另外,传统织机织造的三维正交结构,Z纱不能完全垂直于经纬纱,且经纬纱难以伸直,而且纱线层数有限制,结构不能严格符合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的织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一种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的织造方法,其织物由沿x轴延伸的经纱、沿y轴延伸的纬纱和沿z轴延伸的Z纱正交而成;设有n层、每层m根所述经纱,所述纬纱采用连续引纬的方式沿z轴逐层捆绑经纱,当z轴上同一列的纬纱引纬结束后打纬,所述Z纱采用连续引入的方式,于每次打纬后引入并穿透底层和顶层的经纱,实现对z轴上同一列纬纱的层间束缚。
进一步,所述纬纱沿z轴设置(n+1)层,利用纬纱将每一层的经纱隔开。基于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设计要求,可以将n设置为2~80。
进一步,所述Z纱沿y轴设置2~(m+1)层,利用Z纱将z轴上不同列的纬纱隔开。Z纱的数量最少可以设置两层,分别位于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y轴方向上的两端,也可以设置多层以提高织物的稳定性;最多可以设置与单层经纱数量相关的m+1层,实现织物的紧密交织。
进一步,所述Z纱由连接张力可调的携纱器引入。
进一步,所述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采用三维织机织造,所述三维织机中的开口装置是固定开口。
进一步,在经纱开口装置的每一列上固定一个弹力绳,将Z纱半固定在弹力绳中间。每次打纬后,沿z轴方向移动开口装置,使得原本高于顶层经纱的弹力绳移至低于底层经纱,或是相反操作。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连续引入Z纱,使得纬纱捆扎经纱的同时能够将Z纱压向机头的方向。
进一步,所述Z纱的头端固定在织机机头下方,穿过对应经纱筘板和弹力绳中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优点:
(1)本发明提出的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由正交三向结构织造而成,其中经纱与纬纱的层数可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层数可达2-80层。
(2)本发明提出三维正交立体机织物不仅纬纱每层纬纱捆绑经纱,而且Z纱再对经纱、纬纱进行捆绑,这样织物结构牢固、力学性能更佳。
(3)本发明提供的织造方法可根据工艺参数要求进行设计,实现织物参数的可设计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