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关于山区刀背粱地形的预制粱道路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9034.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康辉;王瑞琼;黄俊译;薛潇;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9/08 | 分类号: | E01C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3 | 代理人: | 梁青松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于 山区 刀背 地形 预制 道路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关于山区刀背粱地形的预制粱道路施工方法;根据实际路基宽度情况,结合设计道路宽度,研究修建道路横向预制粱长度、单件重量,按照修建好道路需通过的最大荷载车辆的要求计算设计预制粱高度、宽度、配筋和混凝土强度。工厂化预制粱运输到山区“刀背粱”地形,采用吊车吊装安装就位。预制粱之间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灌缝,道路两边路沿采取现浇,增强预制粱道路整体刚性,预制粱正式路面铺装前,预制粱路面做防水卷材。其优点表现在:可快速建设好道路,保证项目建设的物资、重型设备、工程机械等正常运输,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关于山区刀背粱地形的预制粱道路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新基建建设的强力推进,山区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建设越来越普及,新基建的5G基站、特高压线路等建设均大量处于山区,帮助偏远山区人民脱贫致富,修建大量市政道路。这一系列建设的道路修建中,施工人员会非常频繁遇到“刀背粱”地形,受地形限制、规划和环保要求等,无法进行大量土石方开挖或大方量回填,但必须快速建设好道路,保证项目建设的物资设备、机具等正常运输,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11488534.8,申请日20181206,专利名称为:一种预制板铺设临建道路的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预制板铺设临建道路施工方法,包括预制板制作和底面涂隔离剂、碎石铺垫铺设、砂浆过渡层浇筑、预制板分段铺设和板缝注浆等7道工序。该施工方法通过浇筑砂浆过渡层和板缝注浆使预制板和现浇路面板一样支撑均匀,通过板底涂刷隔离剂使预制板不与下部浆体材料和垫层碎石粘接,施工结束拆除时板底面光滑平整,可直接起吊运至其他工地重复利用。
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预制板铺设临建道路的施工方法,施工快捷、工艺简单;板底支撑饱满充实,预制板受力合理、承载力高;浆体用量少,成本低廉;预制板板底不与浆体材料、碎石粘接,可直接起吊运至其他工地重复利用。但是关于一种保证快速建设好道路,保证项目建设的物资、重型设备、工程机械等正常运输,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保证快速建设好道路,保证项目建设的物资、重型设备、工程机械等正常运输,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的预制粱道路施工方法。而关于这种预制粱道路施工方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快速建设好道路,保证项目建设的物资设备、机具等正常运输,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的预制粱道路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快速建设好道路,保证项目建设的物资、重型设备、工程机械等正常运输,从而保证项目建设的连续性的预制粱道路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关于山区刀背粱地形的预制粱道路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计考虑单件预制粱的长度和宽度,便于运输和吊装;
步骤S2:预制粱预制时,保证预埋吊环、孔洞、钢筋位置准确,不得遗漏;
步骤S3:预制粱吊装施工时,注意预制粱横向中线与实际路基纵向中线重合,预制粱安装平整;
步骤S4:预制粱道路吊装就位后,预制粱拼缝之间及时采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灌缝;
步骤S5:预制粱路沿采用现浇,清理干净施工缝,充分湿润,混凝土振捣密实;
步骤S6:预制粱道路正式路面铺装前,防水卷材施工到位,避免雨水渗透,从而破坏路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中预制粱在设计宽度时是依照道路的横断面宽度而设计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9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