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9492.7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娄学谦;桑登峰;严江华;姚三;吕述晖;王幸;姚丽章;胡兴昊;刘军;苏世定;陈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5/2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刘菁菁 |
地址: | 51023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轴向 承载力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管节、下钢管节和可控制变形荷载箱体,所述上钢管节和下钢管节的规格相同;
所述可控制变形荷载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和外护筒,所述顶板和底板均为环形结构,所述顶板固定在上钢管节内,所述底板固定在外护筒内,所述外护筒的外壁下部固定在下钢管节内;
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底板上设有与多个第一螺纹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与对应的第二螺纹通孔之间通过锁紧螺杆连接,使得所述上钢管节的下端与下钢管节的上端抵接,且所述外护筒的上端与顶板抵接;
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有若干千斤顶,所述若干千斤顶等间距设置,且若干千斤顶的下端与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顶板抵接;
所述锁紧螺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位移测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制变形荷载箱体还包括内护筒,所述内护筒、顶板和底板三者的内径相同,所述内护筒设置在顶板和底板之间,且其下端固定在底板上,其上端与顶板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外径与上钢管节的内径相同,其顶面设有若干上支撑肋板,所述上支撑肋板其中的两条边分别固定在上钢管节和顶板上;所述底板的外径与外护筒的内径相同,其底面设有若干下支撑肋板,所述下支撑肋板其中的两条边分别固定在外护筒和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的数量为六,六个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两两为一组,同一组的两个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对称布设在顶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杆的两端均可与位移测杆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杆与位移测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杆包括多节杆体,所述多节杆体依次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杆的外侧套设有保护套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为油压千斤顶,所述顶板上开设有供千斤顶的油管穿过的油管通孔。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组装好的所述钢管桩静轴向承载力检测装置安装在待检测钢管桩上,并将所述待检测钢管桩打入预设的深度;
将多个所述锁紧螺杆划分成三组,分别为第一组锁紧螺杆、第二组锁紧螺杆和第三组锁紧螺杆,将所述第一组锁紧螺杆向下旋转至与顶板和底板脱离,并下放至所述待检测钢管桩底部,将所述第二组锁紧螺杆向上旋转至其下部与底板脱离,将所述第三组锁紧螺杆向下旋转至其上部与顶板脱离;
在所述待检测钢管桩满足休止时间后,对所述待检测钢管桩进行承载力检测,记录各所述位移测杆的位移数据;
对记录的各所述位移测杆的位移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待检测钢管桩的承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未经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港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94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次性手套气密性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深层地基处理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