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0158.3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1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慧;孙晨;童军民;陈荣君;王尚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8;H04L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0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力 联网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包括:发送端将上行数据和信令合为一个子帧数据上传,所述信令用于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指示;当接收端接收到子帧数据时通过信令广播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所述状态分为正常接收和非正常接收。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将上行数据和信令合为一个子帧数据上传,取消了传统通信网络中数据上传之前的信令交互,数据上传变得更加简单,降低传输设备的技术难度和复杂度,精简网络架构中的硬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物联网指在电力系统全过程中,融合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及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全过程网络连通、数据连贯、人机交互的状态感知全面、信息处置高效、应用简便灵活等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中,电力行业上中下游企业及用户、电力行业设备之间以及人与设备之间,即发电企业、相关的电网企业、电力供应商、用户、发电设备、电网运营设备、电力供应设备、电力设备各者之间均可形成信息互联及交互。泛在电力物联网将物联网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从而实现多种类型信息传感设备与通信类信息资源共享。同时,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可以促进具有物理概念的实体拥有自我标识、动态感知及智能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全面深度获取、存储、运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数据信息是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必要条件,而形成数据互联必须通过电网中铺设的传感器设备。
在使用无线通信(如2G/3G/4G/wifi)进行数据上传时,首先会进行信令的交互,当每次传输的数据量较大时,此时信令的开销只占一小部分,不会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然而,在电力物联网的场景中,由于感知终端设备的大量架设,数据上传的次数明显增多,每次上传的主要是如环境的状态感知、电力监测、设备运转等数据,其特点是数据量比较小,但需要不断进行间隔传输。由于传输的数据量比较小,但传输的次数又很较多,这就造成了数据上传过程中较大的信令开销和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一种应用于电力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端将上行数据和信令合为一个子帧数据上传,所述信令用于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指示;
当接收端接收到子帧数据时通过信令广播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所述状态分为正常接收和非正常接收。
优选的,所述子帧数据包括用于存储上行数据的第一部分以及存储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指示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根据上行数据的大小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发送端将上行数据和信令合为一个子帧数据上传包括:
发送端进行数据上传之前,首先对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进行侦听:
当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为正常接收时,发送端进行子帧数据上传,上传之后继续进行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的第二次侦听,如果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为正常接收,则判断子帧数据上传成功,如果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为非正常接收,则判断子帧数据上传发生数据冲突,所有数据冲突的发送端需重传子帧数据,并侦听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直到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为正常接收时,则判断冲突数据已正常接收;
当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为非正常接收时,则判断接收端正在解析处理冲突数据,发送端暂停发送数据,并持续侦听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直到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为正常接收时,才可以上传数据。
优选的,当在同一时刻出现k个子帧数据冲突时,接收端广播接收端接收数据的状态为非正常接收,并采用线性解法对冲突包数据进行解析。
优选的,所述采用线性解法对冲突包数据进行解析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餐余垃圾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热连轧机机型及板形控制方法